且说姜维在成都,接得诸葛恪书,欲求相助伐魏,遂入朝,奏准后主,复起大兵,北伐中原。正是:一度兴师未奏绩,两番讨贼欲成功。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诗句:
且说姜维在成都,接得诸葛恪书,欲求相助伐魏,遂入朝,奏准后主,复起大兵,北伐中原。
- 注释:
-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编撰。该书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
- 成都:指现在的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都城。
- 诸葛恪:东吴的名将,与陆逊、陆抗并称为“东吴三杰”。
- 蜀汉: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国家,后来分为魏、吴、蜀三国之一,位于今天的四川一带。
- 诸葛恪书:指的是诸葛恪给姜维的书信。
- 助伐魏:帮助讨伐魏国。
- 复起大兵:重新组织大军。
- 北伐中原:指向中原地区进发,进行军事行动。
译文:
三国演义 · 第一百十八回 ·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暂且说说姜维在成都时,收到了诸葛恪的信件,想要寻求帮助来讨伐魏国,于是就前往朝廷报告后主,请求再次出兵北伐中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三国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姜维和诸葛恪之间的通信及其背后可能的政治动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诸葛亮的儿子诸葛恪试图联合姜维共同对抗魏国的情况。虽然最终并未形成实际的军事合作,但这种政治上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三国时期各国之间复杂关系的宝贵视角。此外,诗歌通过简洁的描述,勾勒出了当时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关系,展示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