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见吴主孙亮,施礼毕,就席而坐。亮命进酒,恪心疑,辞曰:“病躯不胜杯酌。”孙峻曰:“太傅府中常服药酒,可取饮乎?”恪曰:“可也。”遂令从人回府取自制药酒到,恪方才放心饮之。酒至数巡,吴主孙亮托事先起。孙峻下殿,脱了长服,着短衣,内披环甲,手提利刃,上殿大呼曰:“天子有诏诛逆贼!”诸葛恪大惊,掷杯于地,欲拔剑迎之,头已落地。张约见峻斩恪,挥刀来迎。峻急闪过,刀尖伤其左指。峻转身一刀,砍中张约右臂。武士一齐拥出,砍倒张约,剁为肉泥。孙峻一面令武士收恪家眷,一面令人将张约并诸葛恪尸首,用芦席包裹,以小车载出,弃于城南门外石子岗乱冢坑内。却说诸葛恪之妻正在房中心神恍惚,动止不宁,忽一婢女入房。恪妻问曰:“汝遍身如何血臭?”其婢忽然反目切齿,飞身跳跃,头撞屋梁,口中大叫:“吾乃诸葛恪也!被奸贼孙峻谋杀!”恪合家老幼,惊惶号哭。不一时,军马至,围住府第,将恪全家老幼,俱缚至市曹斩首。时吴建兴二年冬十月也。昔诸葛瑾存日,见恪聪明尽显于外,叹曰:“此子非保家之主也!”又魏光禄大夫张缉,曾对司马师曰:“诸葛恪不久死矣。”师问其故,缉曰:“威震其主,何能久乎?”至此果中其言。却说孙峻杀了诸葛恪,吴主孙亮封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中外诸军事。自此权柄尽归孙峻矣。
诗句:
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
译文:
东吴平北将军丁奉在严寒大雪之时,令部将及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只带短刀,迎战魏兵,使魏兵轻敌,最终杀魏兵措手不及。与此同时,孙峻在席间布置了密计。
注释:
- 丁奉:东吴将领,因其勇敢善战和智慧而闻名。
- 雪中奋短兵:描述在严寒的大雪中,丁奉命令部下卸下沉重的甲胄,仅携带短刃与敌人作战。这一举动显示了他对敌人的轻视和对战斗的自信。
- 孙峻:指孙亮的弟弟孙峻,他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 席间施密计:描述了孙峻如何通过巧妙的策略和计谋来达到其政治目的。
赏析:
本段描写展示了两位三国时期著名将领的不同风格和策略。丁奉的勇猛与机智在战场上展现了东吴军队的力量和灵活性。他不畏严寒的战斗方式体现了一种不拘一格的军事策略,即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兵器和战术。这种决策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勇,也是对整个战争形势的一种准确把握。
另一方面,孙峻则是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他的阴谋诡计。他的“席间施密计”描绘了他如何在宴会等非正式场合布局,以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这不仅显示了他的政治手腕,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这一章节通过对这两位不同风格的将领的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也深刻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与军事的复杂性及人物性格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