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姜维退兵屯于钟提,魏兵屯于狄道城外。王经迎接陈泰、邓艾入城,拜谢解围之事,设宴相待,大赏三军。泰将邓艾之功,申奏魏主曹髦,髦封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同陈泰屯兵于雍、凉等处。邓艾上表谢恩毕,陈泰设席与邓艾作贺曰:“姜维夜遁,其力已竭,不敢再出矣。”艾笑曰:“吾料蜀兵必出有五。”泰问其故,艾曰:“蜀兵虽退,终有乘胜之势;吾兵终有弱败之实:其必出一也。蜀兵皆是孔明教演,精锐之兵,容易调遣;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蜀人多以船行,吾军皆在旱地,劳逸不同;其必出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皆是守战之地;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蜀兵合为一处而来,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若蜀兵自南安、陇西,则可取羌人之谷为食;若出祁山,则有麦可就食:其必出五也。”陈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艾遂将雍、凉等处之兵,每日操练;各处隘口,皆立营寨,以防不测。

诗句

第一百一十一回: “却说姜维退兵屯于钟提,魏兵屯于狄道城外。王经迎接陈泰、邓艾入城,拜谢解围之事,设宴相待,大赏三军。泰将邓艾之功,申奏魏主曹髦,髦封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同陈泰屯兵于雍、凉等处。邓艾上表谢恩毕,陈泰设席与邓艾作贺曰:“姜维夜遁,其力已竭,不敢再出矣。”艾笑曰:“吾料蜀兵必出有五。””

译文

  • 姜维退兵:姜维的军队撤退到钟提(今甘肃陇南地区)。
  • 魏兵屯于狄道城外:魏国军队则驻扎在狄道城外。
  • 王经迎接陈泰、邓艾入城:王经热情迎接陈泰和邓艾进入他的领地,为他们举行了宴会并给予奖励。
  • 设宴相待,大赏三军:设宴款待,并大规模地犒赏三军将士。
  • 泰将邓艾之功,申奏魏主曹髦:陈泰将邓艾的功绩上报给魏王(即魏文帝)曹操的儿子曹髦。
  • 曹髦封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曹髦封赏邓艾为安西将军,授予他符节,并且让他兼任护东羌校尉。
  • 同陈泰屯兵于雍、凉等处:同时和陈泰一起驻扎在雍州、凉州刺史部一带。这里指的是当时的边疆重镇。
  • 邓艾笑曰:”吾料蜀兵必出有五”:邓艾笑着回答说,他认为蜀汉军队一定会有五种情况。
  • 泰问其故,艾曰:”蜀兵虽退,终有乘胜之势;吾兵终有弱败之实:其必出一也。蜀兵皆是孔明教演,精锐之兵,容易调遣;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蜀人多以船行,吾军皆在旱地,劳逸不同;其必出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皆是守战之地;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蜀兵合为一处而来,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若蜀兵自南安、陇西,则可取羌人之谷为食;若出祁山,则有麦可就食:其必出五也。”
  • 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陈泰感叹不已,说邓艾对敌情的预测如此精确,对蜀军并不需要担忧。
  • 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因此两人成为朋友,尽管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很大。
  • 艾遂将雍、凉等处之兵,每日操练:邓艾于是指挥雍、凉等地的军队,每天进行训练。
  • 各处隘口,皆立营寨:在所有的要冲和关口都设立了营寨来防守可能出现的危险。

注释

  • 钟提:古代地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今属甘南藏族自治州。
  • 狄道:古邑名,秦置,故址在今青海省乐都县境。
  • 雍、凉: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及甘肃省中部地区。
  • 羌人之谷:指羌族聚居区,位于今甘肃东部。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中描写三国时期蜀汉与魏国之间战争的经典片段之一。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邓艾对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精准把握以及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诗中的陈泰与邓艾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诚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