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张翼正到祁山攻打,守寨将师纂兵少,支持不住。看看待破,忽然邓艾兵至,冲杀了一阵,蜀兵大败,把张翼隔在山后,绝了归路。正慌急之间,忽听的喊声大震,鼓角喧天,只见魏兵纷纷倒退。左右报曰:“大将军姜伯约杀到!”翼乘势驱兵相应。两下夹攻,邓艾折了一阵,急退上祁山寨不出。姜维令兵四面攻围。话分两头。却说后主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之言,又溺于酒色,不理朝政。时有大臣刘琰妻胡氏,极有颜色;因入宫朝见皇后,后留在宫中,一月方出。琰疑其妻与后主私通,乃唤帐下军士五百人,列于前,将妻绑缚,令军以履挞其面数十,几死复苏。后主闻之大怒,令有司议刘琰罪。有司议得:“卒非挞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当弃市。”遂斩刘琰。自此命妇不许入朝。然一时官僚以后主荒淫,多有疑怨者。于是贤人渐退,小人日进。时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只因阿附黄皓,遂得重爵;闻姜维统兵在祁山,乃说皓奏后主曰:“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后主从其言,遣使赍诏,召回姜维。维正在祁山攻打寨栅,忽一日三道诏至,宣维班师。维只得遵命,先令洮阳兵退,次后与张翼徐徐而退。邓艾在寨中,只听得一夜鼓角喧天,不知何意。至平明,人报蜀兵尽退,止留空寨。艾疑有计,不敢追袭。姜维径到汉中,歇住人马,自与使命入成都见后主。后主一连十日不朝。维心中疑惑。是日至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维问曰:“天子召维班师,公知其故否?”正笑曰:“大将军何尚不知?黄皓欲使阎宇立功,奏闻朝廷,发诏取回将军。今闻邓艾善能用兵,因此寝其事矣。”维大怒曰:“我必杀此宦竖!”郤正止之曰:“大将军继武侯之事,任大职重,岂可造次?倘若天子不容,反为不美矣。”维谢曰:“先生之言是也。”次日,后主与黄皓在后园宴饮,维引数人径入。早有人报知黄皓,皓急避于湖山之侧。维至亭下,拜了后主,泣奏曰:“臣困邓艾于祁山,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后主默然不语。维又奏曰:“黄皓奸巧专权,乃灵帝时十常侍也。陛下近则鉴于张让,远则鉴于赵高。早杀此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复。”后主笑曰:“黄皓乃趋走小臣,纵使专权,亦无能为。昔者董允每切齿恨皓,朕甚怪之。卿何必介意?”维叩头奏曰:“陛下今日不杀黄皓,祸不远也。”后主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令近侍于湖山之侧,唤出黄皓至亭下,命拜姜维伏罪。皓哭拜维曰:“某早晚趋侍圣上而已,并不干与国政。将军休听外人之言,欲杀某也。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言罢,叩头流涕。维忿忿而出,即往见郤正,备将此事告之。正曰:“将军祸不远矣。将军若危,国家随灭!”维曰:“先生幸教我以保国安身之策。正曰:“陇西有一去处,名曰沓中,此地极其肥壮。将军何不效武侯屯田之事,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实;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此乃保国安身之策也,宜早行之。”维大喜,谢曰:“先生金玉之言也。”次日,姜维表奏后主,求沓中屯田,效武侯之事。后主从之。维遂还汉中,聚诸将曰:“某累出师,因粮不足,未能成功。今吾提兵八万,往沓中种麦屯田,徐图进取。汝等久战劳苦,今且敛兵聚谷,退守汉中;魏兵千里运粮,经涉山岭,自然疲乏;疲乏必退:那时乘虚追袭。无不胜矣。”遂令胡济守汉寿城,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蒋舒、傅佥同守关隘。分拨已毕,维自引兵八万,来沓中种麦,以为久计。

【诗句】:
却说张翼正到祁山攻打,守寨将师纂兵少,支持不住。看看待破,忽然邓艾兵至,冲杀了一阵,蜀兵大败,把张翼隔在山后,绝了归路。

【译文】:
此时正当张翼进攻祁山之际,他的守卫部队师纂兵力不足,无法支撑下去。眼看就要攻破,突然邓艾率军杀来,双方交战一番,蜀军大败,将张翼围困在山中,切断了返回的道路。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张翼面临的困境,师纂的兵力不足使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导致蜀军被邓艾击败,被困山中。通过这一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将领的困境。


【诗句】:
胡氏入宫朝见皇后,后留在宫中,一月方出。琰疑其妻与后主私通,乃唤帐下军士五百人,列于前,将妻绑缚,令军以履挞其面数十,几死复苏。后主闻之大怒,令有司议刘琰罪。

【译文】:
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入宫朝见后主皇后,皇后留她一个月才放她出来。刘琰怀疑妻子与后主私通,便叫五百个士兵站在前面,用鞋底打了他的妻子几十下,几乎让她死亡,后主得知大怒,命令有关部门对刘琰进行审判。

【赏析】:
这段话描绘了刘琰因为怀疑妻子私通后主而采取的极端手段,通过这种描述强调了刘琰对妻子的不信任和对奸情的恐惧。


【诗句】:
是日至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维问曰:“天子召维班师,公知其故否?”

【译文】:
这天,姜维来到东华门,遇见了秘书郎郤。姜维询问他说:“天子召我回朝,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赏析】:
这里的对话揭示了姜维对于自己为何被召回的原因感到疑惑,同时也表现了他与郤之间的对话关系。


【诗句】:
维叩头奏曰:“陛下今日不杀黄皓,祸不远也。”

【译文】:
姜维叩头上奏说:“陛下如果不杀掉黄皓,灾祸很快就会到来。”

【赏析】:
这里姜维直接向后主表达了他对黄皓的危害性的认识,以及他对其的担忧。


【诗句】:
维大喜,谢曰:“先生幸教我以保国安身之策。正曰:“陇西有一去处,名曰沓中,此地极其肥壮。将军何不效武侯屯田之事,奏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者,得麦熟以助军实;二者,可以尽图陇右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视汉中;四者,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此乃保国安身之策也,宜早行之。”

【译文】:
姜维非常高兴,感谢地说:“先生真是教给了我怎么保护国家和自己的策略啊。” 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名叫沓中,这里非常富饶。将军为什么不效仿武侯的做法,屯田于沓中呢?一方面可以收获麦子帮助军队物资储备;另一方面可以攻占陇右各个郡县;第三可以使得魏国不敢正视汉中;第四可以在将军手中掌握军权而不会被其他人算计,这样可以避祸:这才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办法,应该尽快实施。”

【赏析】:
正为姜维提供了一种军事上的防御策略,即屯田于安全的地方以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同时利用地形和资源优势来增强自身力量。


【诗句】:
遂令胡济守汉寿城,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蒋舒、傅佥同守关隘。分拨已毕,维自引兵八万,来沓中种麦,以为久计。

【译文】:
于是命令胡济驻守汉寿城,王含驻守乐城,蒋斌驻守汉城,蒋舒、傅佥共同防守关隘。分配完毕之后,姜维率领八万士兵来到沓中种植麦子,以此作为长远的打算。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姜维对战略部署的详细规划,包括对不同地点的安全防守和长远的战略部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