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卿往伐蜀,当用何策?”会曰:“某料主公欲伐蜀,已画图本在此。”昭展开视之,图中细载一路安营下寨屯粮积草之处,从何而进,从何而退,——皆有法度。昭看了大喜曰:“真良将也!卿与邓艾合兵取蜀,何如?”会曰:“蜀川道广,非一路可进;当使邓艾分兵各进,可也。”
昭遂拜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关中人马,调遣青、徐、兖、豫、荆、扬等处;一面差人持节令邓艾为征西将军,都督关外陇上,使约期伐蜀。次日,司马昭于朝中计议此事,前将军邓敦曰:“姜维屡犯中原,我兵折伤甚多,只今守御,尚自未保;奈何深入山川危险之地,自取祸乱耶?”昭怒曰:“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叱武士推出斩之。须臾,呈邓敦首级于阶下。众皆失色。昭曰:“吾自征东以来,息歇六年,治兵缮甲,皆已完备,欲伐吴、蜀久矣。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吾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九万,守边境者不过四五万,姜维屯田者不过六七万。今吾已令邓艾引关外陇右之兵十余万,绊住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遣钟会引关中精兵二三十万,直抵骆谷,三路以袭汉中。蜀主刘禅昏暗,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必矣。”众皆拜服。
”`
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时,大将军姜维接到命令后连夜修了栈道,整顿军粮兵器。他不仅在汉中水路调拨船只,还做好了全面准备。
译文:却说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时,大将军姜维得知征伐的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他下令连夜修建了栈道,并整顿了军队的粮草和武器。他还在汉中地区通过水路调动了大量船只,做好了全面出征的准备。
注释:该句中的“却”字表示转折,说明接下来的内容与之前的事件不同;“景耀五年”是蜀汉的干支纪年法之一,表示这是景耀年的第五个年份;“冬十月”则是指冬季的第十个月,即农历的十月份;“大将军”是古代对高级将领的称呼;“差人”是派遣使者的意思;“连夜”表示抓紧时间,不分昼夜地做某事;“修”在这里的意思是建造或建立;“整顿”意味着整理、组织或调整;“军粮兵器”是指军队所需的粮食和武器;“水路”指的是水上的道路或航道;“调拨”意味着分配或调动;“船只”是指用于水上航行的船。
赏析:本段描写了姜维接到命令后迅速采取行动的场景,展现了他的果断和效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战事的重视和准备情况的充分。通过这样的细节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当时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和姜维的决心。此外,这段描述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将领们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