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奏称:“当年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余,脚迹长三尺二寸,白发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挂藜头杖,自称曰:吾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主,立见太平。如此在市游行三日,忽然不见。此乃殿下之瑞也。殿下可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备六马,进王妃为王后,立世子为太子。”昭心中暗喜;回到宫中,正欲饮食,忽中风不语。次日,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马荀顗及诸大臣入宫问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时八月辛卯日也。何曾曰:“天下大事,皆在晋王;可立太子为晋王,然后祭葬。”是日,司马炎即晋王位,封何曾为晋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谥父为文王。
安葬已毕,炎召贾充、裴秀入宫问曰:“曹操曾云: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果有此事否?”充曰:“操世受汉禄,恐人议论篡逆之名,故出此言。乃明教曹丕为天子也。”炎曰:“孤父王比曹操何如?”充曰:“操虽功盖华夏,下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后我宣王、景王,累建大功,布恩施德,天下归心久矣。文王并吞西蜀,功盖寰宇。又岂操之可比乎?”炎曰:“曹丕尚绍汉统,孤岂不可绍魏统耶?”贾充、裴秀二人再拜而奏曰:“殿下正当法曹丕绍汉故事,复筑受禅坛,布告天下,以即大位。”
【三国】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曹操曾言“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何曾问及天下大业,司马炎答曰:“孤父王比之曹公何如?”贾充答曰:“操虽功盖华夏,下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后我宣王、景王,累建大功,布恩施德,天下归心久矣。”裴秀亦说:“文王并吞西蜀,功盖寰宇,岂可与曹公相提并论。”
钟会请姜维计议收邓艾,姜维曰:“宜先令监军卫瓘收艾。艾若杀瓘,反情实矣。将军却起兵讨之,可也。”钟会大喜,遂令卫瓘引数十人入成都。司马昭书信到,钟会等被疑。姜维劝钟会另谋出路,而钟会则诈称魏太后有遗诏,欲讨伐司马昭。
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自刎身亡。邓艾也被田续杀死。刘禅被送往洛阳,“乐不思蜀”。司马懿以天子之尊,立世子为太子,封何曾为晋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谥父为文王。
此故事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司马炎在继承王位后,继续推行篡位的行为,使得魏国的灭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命运。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无尽的荣华富贵,也能成为毁灭一切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和平,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争夺,才能让世界更加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