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恨湘江水。
无柰远、楚云天际千里。
灵均一去,芳荪翠减,香篱青死。
龙舟鼍鼓声沸。
叹旧俗、空夸水戏。
乐少年、越女吴姬,□□王孙公子。
曾记南浦芙蓉,东湖杨柳,斜日歌吹。
彩舟载酒,纶巾挥扇,胜友同醉。
而今白头蓬卷。
但谙惯、独醒滋味。
好只把、兰佩荷衣,从今料理。
【注释】
带恨:含恨。湘江水:即湘水。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此诗乃怀君之作,湘江水即湘水也。无柰:无奈。“奈”同“奈”。远:遥远。楚云:指长江之云。天际:天边。灵均:即屈原。《楚辞·离骚》:“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王逸注:“灵均,屈平字也。屈原为楚大夫,名平。”芳荪:香草。翠减:草木枯萎。香篱:香草编成的篱笆。青死:草木凋零而死。龙舟:古代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鼍鼓:传说中一种大龟的叫声。声沸:声音嘈杂。旧俗:古时风俗。空夸:徒然夸耀。乐少年:乐于享受青春欢乐的时光。越女: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女儿——西施,因善歌舞而美。吴姬: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宠妃。王孙公子:贵族青年公子。南浦:地名,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南,这里代指南方。芙蓉:荷花别称。东湖:在今江苏苏州。杨柳:柳树。斜日:夕阳。彩舟:彩色装饰着船的龙舟。载酒:携带美酒。纶巾:用丝做的头巾,这里指戴纶巾者。挥扇:挥动扇子。胜友:良朋好友。料理:整理、收拾。
赏析:
词人借端午佳节抒写自己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开头三句写端午之时,楚地云天渺远,湘江之水悠悠流去,屈原虽逝其志犹存,但芳草萋萎,香花凋谢,香草编成篱笆,草木已尽枯死。词人感叹屈原一去不返,只留下满目萧疏的凄凉景象。
过片四句承上启下,由怀古转入伤今。当年屈原流放时,越女的歌声,吴姬的舞姿,王孙公子的豪华生活,皆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而今屈原已经逝世多年了,人们却都醉生梦死了。这一句是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结拍三句写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清醒,独醒的人更懂得人生的滋味,所以宁愿把兰佩和荷衣整理好,从今以后好好安排自己的一生。
全词通过写屈原、越女、吴姬、王孙公子等人物,表达了词人对当时统治者荒淫腐化的不满和对屈原精神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