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半折胭脂蕊,莺语东风里。
坐来檐日转墙阴,时见黄蜂带粉出花心。
长烟不散萋萋草,人与春俱老。
知人老去愿春迟,无柰满庭风絮促春归。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

半折胭脂蕊:一半的桃花上还挂着未完全开放的花蕊。

莺语东风里:黄莺在东风吹拂的枝头欢快地鸣叫。

坐来檐日转墙阴:我坐着等太阳慢慢爬过屋檐,让阳光洒满了墙角。

时见黄蜂带粉出花心:有时能看见带着花粉的小黄蜂飞进花心里。

萋萋草:茂盛的草木。

人与春俱老:人随着春天一起老去了。

知:了解。

人老去:指作者自己已年老。

愿春迟:希望春天不要那么快就过去。

无柰:只好。

风絮:指柳絮,随风飘飞。

【赏析】

此词写暮春时节对景感怀。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首句点明季节,“桃花”是暮春的典型景物,用它来起兴,既切题意,又为下阕写伤春作铺垫。

“桃花半折胭脂蕊”,描写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胭脂蕊”是指尚未完全绽开的桃花瓣上的红色花蕊。这一句中,“桃花半折”和“胭脂蕊”都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而“半折”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美好。

“莺语东风里”,描写了黄莺在春风中欢快地鸣叫的场景。这里的“莺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

“坐来檐日转墙阴,时见黄蜂带粉出花心”,描绘了作者坐在檐下等待太阳慢慢爬上墙头的情景。在这里,作者看到了黄蜂带着花粉飞进花心里的情景,这象征着生命力和活力的延续。

“长烟不散萋萋草,人与春俱老”,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感。作者感叹人与春天一样都在逐渐老去,而这种衰老是无法避免的。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的衰老与春天的变化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知人老去愿春迟,无柰满庭风絮促春归”,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哀叹。作者希望春天能够停留,不要那么快就过去,但最终却只能接受春天的离去。这里的“无柰”和“促”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和抒发作者的感怀之情,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认知。同时,也通过对比手法和运用典故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