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醉蜂迷莺不语,门掩一庭花雨。
春事无多许,野云江树谁为主。
纵有垂杨千万缕,难绾教春莫去。
愁到伤心处,数声杜宇青山暮。

【注释】

惜分飞:又名《蝶恋花》《鹊踏枝》等,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此调双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或两平韵转一韵。上片四句对仗工整;下片四句也对仗工整。

蝶醉蜂迷莺不语,门掩一庭花雨。

春事无多许,野云江树谁为主?

纵有垂杨千万缕,难绾教春莫去。

愁到伤心处,数声杜宇青山暮。

【赏析】

《惜分飞·蝶醉蜂迷莺不语》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写的一首伤春怀人之作,全词语言优美,感情细腻,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离别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首句“蝶醉蜂迷莺不语”以花喻人,借花鸟之痴醉来比喻自己的痴情不渝。在春天到来之际,百花争艳、莺歌燕舞、蝶舞蜂迷,而自己却因思恋而无心观赏,只是默默地呆立在那里,仿佛被这花鸟的喧闹所惊扰了一般。这几句词通过描写女子在花前痴坐的情景,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着,词人以“门掩一庭花雨”收束上片,进一步渲染了女主人公孤独凄凉的氛围。这里用“雨”来形容花的盛开,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春事无多许,野云江树谁为主?”两句紧承上片而来,词人运用设问的形式将思绪引向远方。这里的“春事”可以理解为春天的美好时光,也可以理解为春天里的人事变化。然而,无论是美好的时光还是人事的变化,都无法让女主人公感到一丝喜悦。因为在这个春天里,她所思念的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与孤独。这里的“野云江树”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景物,也可以理解为女主人公心中所想之人的身影。而“谁为主”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这一情景的迷茫与困惑。这两句词不仅描绘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

“纵有垂杨千万缕,难绾教春莫去。”最后一句“垂杨”指柳条垂地貌。这句词的意思是说,纵然有千万条垂下的柳条,也无法将春天留住不让离去。这里的“垂杨”既是自然之物,也是女子情感的象征。它象征着女子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同时也代表着她的无奈与失落。这两句词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又暗示了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愁到伤心处,数声杜宇青山暮。”最后两句“数声杜宇青山暮”的意思是说,当女主人公的愁绪达到最深处时,耳边响起了杜宇鸟的叫声。杜宇鸟又叫杜鹃鸟,是一种喜欢啼叫的鸟类。这里的“青山暮”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然而,这种美景并没有给女主人公带来多少慰藉,反而让她更加感到悲伤与无助。这两句词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揭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译文】

蝴蝶迷恋着花朵,蜜蜂迷失在花香里。莺儿一声不言语,门紧闭庭院落满花瓣如雨。

春光有限,我不愿它流逝太多,但野云江树哪能主宰我的去留?

纵然有万条柳条挽留我不要离开,但怎能让我不去追随那春天的脚步?

愁闷到了令人心碎的地步,只听到几声山间杜宇鸟的哀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