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盈盈,几回望、海流川曲。
谁道是、臣之居也,非舟非屋?
之子在焉呼不出,人遐尚喜音毋玉。
待书成、万卷映缥缃,登芸局。
何必种,王猷竹?
何必采,陶潜菊?
但枫林欇欇,声和琴筑。
醉后厌寻槐穴蚁,梦来懒覆蕉湟鹿。
任悠游,永日以忘年,唯君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理解诗意,把握关键词,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考生要先将诗句翻译出来,然后根据关键词标注注释。
第一联:满江红 题金治文秋林诗思图,和陈伯驺韵。
译文:秋水清澈,回望海流川曲,谁道这是我的居住之处,不是船也不是屋?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是宋代辛弃疾所创的词调。题:写意。金治文秋林诗思图:指画有“秋林诗思图”的作品。
第二联:之子在焉呼不出,人遐尚喜音毋玉。
译文:儿子在哪里啊?我无法呼唤他出来,远方的人仍然喜欢听到他的声音,就像没有玉一样。
注释:之子,指儿子。之乎,语气助词。焉,疑问代词,哪里的意思。呼,呼唤。出,出来。遐,远。尚,还。喜,喜欢。音,声音。毋,无。玉:这里用为动词,以玉比喻美好的声音,犹言如玉一般。
第三联:待书成、万卷映缥缃,登芸局。
译文:等书籍完成之后,可以万卷书映照在纸页上,登上了读书人的雅座。
注释:待:等待。书成:书籍写成。万卷:指大量的书籍。映:照耀。缥缈:轻淡的颜色。缃:浅黄色。芸局:读书的地方。
第四联:何必种,王猷竹?
译文:为什么一定要种植王献之的竹子呢?
注释:种:种植。王猷:晋王凝之字凝之,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晋末至南朝宋初的一群文人。他们多好清谈。王献之是竹林七贤之一,因爱竹而种之。
第五联:何必采,陶潜菊?
译文:为什么一定要采集陶渊明的菊花呢?
注释: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别称,其《归园田居》五首之一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句。
第六联:但枫林欇欇,声和琴筑。
译文:只有枫树林郁郁葱葱,它的声响像弹琴筑弦的声音。
注释:欇欇:茂盛的样子。
第七联:醉后厌寻槐穴蚁,梦来懒覆蕉湟鹿。
译文:酒醉之后厌烦寻找蚂蚁穴,梦中懒得覆盖蕉叶上的鹿影。
注释:槐穴蚁:蚂蚁窝。蚁穴,蚂蚁筑巢的处所,故称。湟:通“遑”,遮蔽的意思。
第八联:任悠游,永日以忘年,唯君独。
译文:任凭悠闲自在地生活着,整天忘却岁月流逝,只有君王一个人而已。
注释:悠游:悠闲自如。忘年:忘却自己的年岁,这里指超脱世俗。唯君独:只有你一个人而已。唯,只是。君,君王,这里指唐玄宗。
第九联:闲情寄山水,高致自难期。
译文:把心中的闲情寄托在山水之间,高洁的志趣难以企及。
注释:闲情:闲适的心情。山水:这里指大自然。期:期望。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赞美金治文的诗思图,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平实,构思新颖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