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山河曾否异,风狂雨骤夫何意?
报道卧龙眠欲起。
深泽裹,若逢三顾门毋闭。
家在隆中相近里,石头一望无归计。
终夜唤天还踏地。
浑不寐,直须信到方收泪。

【注释】

举目:抬头看。曾否异:是否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夫何意:是什么意图。报道:告知。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建立蜀国。眠欲起:准备起床。深泽裹:在深深的水边或湖边。三顾门毋闭:不要关闭着的门迎接刘备。石头城: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的石头山。隆中:在湖北襄阳市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居之地。归计:回家之计。浑不寐:整夜没有睡觉。直须:一定要。信到:书信到达。

译文:

抬头看看山河曾经和现在有什么不同,狂风暴雨又是什么意图?

报告说诸葛亮正在准备起床,在深深的水边或湖边,如果遇到刘备千万不要关闭那扇门。

家在隆中相近里,石头城一望无归计。

整夜叫天又踏地,整夜没有睡觉,直到信到了才收泪。

赏析:

这首词作于作者赴任湖南安抚使时,当时湖南正遭旱灾,作者写此词以鼓励湖南人民。开头两句,先点明时令为早夏,然后写景,写江山景色与往昔相比并无变化。接着写天下大乱,风雨交加,正是英雄奋起的时刻。“卧龙”三句,写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就已有匡复中原之志,后因刘备三访其庐而得天下。这里以诸葛亮自比。“深泽”,泛指南方水乡;“三顾门”指刘备三上隆中。“毋闭”谓不要关闭大门接待刘备。“石头城”即今天的南京城。“归计”,归隐之计,这里指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浑不寐”,整夜睡不着,说明忧心忡忡。“直须”两句,表明作者要像刘备那样,一定要等到好消息传来,才能收泪入睡。全词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家效力、报效国家的心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