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议起共仓皇,一疏支倾万弩强。
既以安危系天下,曾无羽翼悟君王。
莫嫌久假非真有,祗觉中兴未耿光。
浅薄晚生何敢异,百年公论自难忘。

【注释】

南迁议起共仓皇:南迁议论兴起,人们都很惊慌。

一疏支倾万弩强:一封奏疏,就动摇了强大的军队。

既以安危系天下:“既”字下逗,意为“既然”。

曾无羽翼悟君王:没有翅膀来启迪君王。

莫嫌久假非真有:不要嫌弃暂时借来的不是真有价值。

祗觉中兴未耿光:只是感觉到中兴的气象还没有发扬光大。

浅薄晚生何敢异:浅薄的人有什么资格提出异议呢?

百年公论自难忘:经过一百年的公论,我是不会忘记的。

【赏析】

《和王元思咏怀见寄》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时政的忧虑、对友人王元思的怀念,以及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感慨。

首联“南迁议起共仓皇,一疏支倾万弩强”,意思是说,自从南方叛乱的消息传来以后,朝廷上下一片混乱。诗人通过“南迁议起”四字,表明了当时朝中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而“仓皇”二字,则又点明了朝廷上下在处理此事时的慌乱状态。接着,“一疏支倾万弩强”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当时朝廷上的斗争激烈程度。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把“一疏”比作“支”,把“万弩”比作“强”,形象地表达了当时朝廷上斗争的激烈程度。

颔联“既以安危系天下,曾无羽翼悟君王”,则是诗人对当时朝廷形势的进一步阐述。他认为,既然国家的安危已经关系到天下百姓的命运,那么就不应该只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然而,他却觉得这些大臣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反而还在为自己的私利奔波忙碌。

颈联“莫嫌久假非真有,祗觉中兴未耿光”,则是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现象的深刻批判。他认为,那些大臣们虽然表面上似乎很有才华,但实际上却是在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取私利。而他自己虽然只是一个被借用的人才,但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正义立场,不随波逐流。

尾联“浅薄晚生何敢异,百年公论自难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历史的评价。他认为,尽管自己是一个浅薄的人,但仍然有勇气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他相信,历史将会记住这些人的贡献,不会因为他们的地位低下或年龄较小就忽视他们的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当时朝廷形势的分析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信心以及对历史公正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