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归来意渺茫,思君今日上君堂。
厌看流俗求同志,喜对时羞是故乡。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
【译文】
浪迹天涯归来心茫然,今日特地登堂见君亲。
厌看尘世求同志,喜对时羞是故乡人。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
【注释】
过履约:指归家后的生活琐事或家务事。
浪迹归来意渺茫:浪迹,漂泊流浪;归来,回到家中。意渺茫,心情迷茫,无所依托。
思君今日上君堂:思君,想念你;上君堂,登上你的家门。
厌看流俗求同志:厌看,厌倦看到;流俗,世俗风气;求同志,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喜对时羞是故乡人:喜对,喜欢和某人相处;时羞,感到羞耻的是家乡人。
白发持螯能几醉:白发持螯,拿着一个螃蟹吃;能几醉,能够几次喝醉。
黄花在眼即重阳:黄花,这里指菊花;重阳,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马蹄不到阑干曲:马蹄,马足;阑干曲,栏杆上的曲廊。
日暮江楼数雁行: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江楼,长江边的小楼;数雁行,数雁飞行的队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归家后的闲适生活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归家的心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首句“浪迹归来意渺茫”,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的经历,以及归家后的心情迷茫。
第二句“思君今日上君堂”,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渴望,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君堂”,既是指家中的客厅,也是对亲人的一种尊称。
第三句“厌看流俗求同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里的“流俗”,指的是世俗风气;“同志”,则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四句“喜对时羞是故乡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人的自豪感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这里的“时羞”,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自豪,也是对自己在家乡地位的认可。
第五句“白发持螯能几醉”,通过描述自己年老体衰的状态,反衬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这里的“白发”,既是一种年龄的象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最后一句“黄花在眼即重阳”,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节日的期待。这里的“重阳”,既是一种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象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