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霞明玉镜开,方平叨驾藻舟来。
脱冠太守逢高彦,爱杀清歌戏马台。

《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其一》赏析

水净霞明玉镜开,方平叨驾藻舟来。脱冠太守逢高彦,爱杀清歌戏马台。

黄省曾的《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水净霞明玉镜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水澄澈、天光云影相映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一块明亮的镜子,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与天空中飘浮的彩霞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这里的“玉镜”不仅指代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纯洁无暇的品质。

“方平叨驾藻舟来”,诗人以“方平”自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藻舟”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一艘装饰华丽、色彩斑斓的小舟,宛如一片翠绿色的叶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然前行。诗人以“叨驾”二字,既表达了自己受到邀请时的荣幸心情,又暗示了与友人同行的愉悦感受。

“脱冠太守逢高彦”,这句诗中的“脱冠”意味着卸去官帽,卸下繁文缛节,回归自然;而“高彦”则是指才华横溢的人。诗人通过这两个词,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期待,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时光,畅谈理想。

“爱杀清歌戏马台”,最后一句诗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宴会场景。“清歌”指的是优美的歌声,“戏马台”则是古代的一个娱乐场所。诗人通过这两个词,勾勒出一个欢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与朋友相聚时的快乐与满足。这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正是古人所倡导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翻译是:湖水清澈,阳光明媚,如同明镜一样展开,方平被邀请驾驶着华丽的小舟来到这里。脱下官帽的太守遇到了才高八斗的士子,非常喜欢这清歌和戏马台上的欢声笑语。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诗人黄省曾在重阳节这一天(农历九月九日)与郁大夫和好友白子一起泛舟石湖,并登上高处进行登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种经历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创作灵感,最终完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人生哲理、展现友情之美的佳作。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