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多阴雨,晴明亦可嘉。
羁人空白发,篱菊自黄花。
寂寞题糕字,飘零泛海槎。
来期犹未卜,搔首一长嗟。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
羁人空白发:比喻羁旅在外之人,因思乡而白发丛生。
篱菊:篱笆上的菊花。
黄花:菊花盛开的时令。
寂寞题糕字: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时,人们会在糕上题写“糕”、“长寿”、“团圆”等字样。此处指在重阳节吃的糕上题写了“菊”字。
飘零泛海槎:形容自己漂泊不定,像海船一样随波逐流,四处漂泊。
来期:来年。
搔首:搔头发,表示忧愁、烦恼的样子。
长嗟:长时间地叹气、慨叹。
赏析:
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作者在重阳节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九日多阴雨,晴明亦可嘉。”描绘了重阳节当天的天气情况,虽然阴雨绵绵,但晴朗的时候也让人感到欣慰。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表现了节日的不寻常,又突出了节日的美好。
第二句“羁人空白发,篱菊自黄花。”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自己的状态。因为身处异地,所以无法回家团聚,只能看到篱笆上的菊花独自开放,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空白发”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为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感。
第三句“寂寞题糕字,飘零泛海槎。”“题糕字”指的是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时,人们会在糕上题写“糕”、“长寿”、“团圆”等字样,表达对生活的祝福和期望。这里的“飘零泛海槎”则形容了作者像海船一样随波逐流,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来期犹未卜,搔首一长嗟。”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尽管节日本身是美好的,但未来的事情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助。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