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娇艳一枝春。
国色天香自有真。
十二楼台红粉尽,嫣然愁杀看花人。

诗句原文:

东风娇艳一枝春。 国色天香自有真。 十二楼台红粉尽,嫣然愁杀看花人。

翻译:
春风拂过,娇艳的牡丹绽放出春天的美丽。它的国色天香自然流露,无人能够与之相比。随着时间的流逝,十二座楼台上的美女们纷纷退去,只剩下这盛开的牡丹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那些因失去美女而感到忧伤的人带来一丝安慰和安慰。

注释:

  1. 娇艳:形容牡丹花朵鲜艳美丽。
  2. 春:指春天的景色或气候。
  3.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颜色和香气非常出众。
  4. 真:指真实、自然。
  5. 十二楼台:这里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建筑或场景,代表繁华和热闹。
  6. 红粉:常用来形容女性化妆后的美貌。
  7. 嫣然:形容微笑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美好、优雅。
  8. 愁杀:形容看到某种景象或听到某种声音时感到非常悲伤、忧愁。
  9. 看花人:指欣赏牡丹花的人,这里特指唐明皇与杨贵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牡丹花的美丽和盛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在这首诗中,李白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技巧,将牡丹花的美丽和高贵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描绘牡丹花的娇艳、国色天香以及其盛开的情景,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他通过对牡丹花与其他美女的比较,突出了牡丹花的独特之处。同时,通过对其他美女的离去和牡丹花的独自绽放,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让人深思。

《清平调·其二·牡丹词十首彷李太白清平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将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