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京洛魏姚家。
镇重东风冠物华。
试近屏山见容鬓,人间那更有名花。
【注释】
清平调:唐代宫廷宴享时所唱的歌调,多以歌舞为内容。十首是李白《清平调词》的十首,每首都有标题。此诗为其第十首。
红尘:指京城洛阳。魏姚家:指唐代名门望族,即北魏、东魏和西魏以及北齐、北周的皇族后裔之家。
镇重:十分庄重严肃。冠物华:比喻牡丹花冠盖群芳。冠,动词,加在名词前面表示修饰;物华,指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
屏山:屏风上的山水画。见容鬓:看自己的头发,意即观察自己容貌。
人间:世上。那更有:哪有。名花:名贵的花。
赏析:
这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在宫中赏牡丹时吟咏的诗句,赞美牡丹花冠盖群芳,美艳绝伦,世间少有,并借以表达对贵妃的爱慕之情。
“红尘京洛魏姚家”,首句起兴,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红尘”,指京都洛阳。“京洛”,指京城洛阳。“魏姚”,指南朝北魏、东魏和北齐、北周的皇族后裔之家。诗人以“红尘”和“京洛”起兴,说明牡丹花生长于繁华热闹的都城洛阳。“镇重东风冠物华”,承启上两句而来。“镇重东风”,即“镇重东风色”,形容牡丹花开得繁茂,如红霞满枝;“冠物华”三字,既形容牡丹花开得繁盛,也暗喻杨玉环的美丽娇艳。
“试近屏山见容鬓”,紧承上文而来。这里用一个“试”字,表明这一句并非出自作者之口,而是他人所说,而说者又是杨玉环本人的话,因此显得委婉动听,富于诗意。“屏山”,指屏风。“见容鬓”,即观察自己的容貌。“人那更有名花”,承启下一句而言。“人那”,疑问代词,犹言“哪”。“那”,通“哪”。这句意思是:在这世上还有比牡丹更加美丽娇艳的名花吗?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也是对全诗的总括。
此诗是一首宫怨诗。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感情笃好,但天宝十四载(755)七月三日,发生了“马嵬坡事变”,杨玉环被迫自缢,玄宗被迫流亡四川。此诗当是诗人在长安作客时所作,借牡丹花抒发对杨妃的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流畅,风格典雅清新,意境优美,富有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