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了,正路迷芳草,树老啼鹃。
叹欲去、春难买,任教风里,乱撒榆钱。
伤情何似,向南湖、问取婵娟。
怎犹是、武陵旧路,都成冷雾荒烟。
人难见。
何处觅、把前情,心头一想茫然。
纵有信谁传。
叹别绪空题,锦字花笺。
要忘此意,只除是、梦里尊前。
便留得、朱颜常在,何堪似水流年。
潇湘逢故人慢 感怀(壬午)(注)清明过了,正路迷芳草,树老啼鹃。
叹欲去、春难买,任教风里,乱撒榆钱。
伤情何似,向南湖、问取婵娟。
怎犹是、武陵旧路,都成冷雾荒烟。
人难见。
何处觅、把前情,心头一想茫然。
纵有信谁传。
叹别绪空题,锦字花笺。
要忘此意,只除是、梦里尊前。
便留得、朱颜常在,何堪似水流年。
潇湘逢故人慢 感怀(壬午)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张元干因反对议和金国而遭贬谪。
【赏析】
此篇作于乾道八年(1172),当时作者已四十六岁。他由长沙被遣往吉州,又转徙郴州,最后贬至静江,与友人李流永分手于此。这首词写于被贬期间,抒写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词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风格豪放,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上片开头三句“清明过了,正路迷芳草,树老啼鹃”,点明了时间——清明节后,正值春深之时。此时正是人们踏青赏春的时候,可作者却感叹春天已经难以买到了,因为这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而自己却不得不离开这个美好的季节。接下来一句“叹欲去、春难买,任教风里,乱撒榆钱”更显悲凉,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和想要留住春天的渴望。然而事与愿违,春天最终还是无法留住,只能任由它在风中飘散。这几句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对失去春天的无奈心情。
过片之后,作者开始转入对朋友的思念。“伤情何似,向南湖、问取婵娟”中的“南湖”指的是西湖。这里作者用“婵娟”比喻自己的美貌,暗示自己虽然失去了春天,但却依然保持着美丽的容颜。接下来的两句“怎犹是、武陵旧路,都成冷雾荒烟”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感慨。武陵旧路指的是作者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一片荒凉之地。这句词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现在的孤独和无助。
下片开头两句“人难见。何处觅、把前情,心头一想茫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前情”指的是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然而现在自己已经被贬到了远方,与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惆怅。“纵有信谁传”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朋友的信任。虽然现在与朋友的联系不多,但作者相信朋友之间还是有深厚的情谊存在的。
过片后两句“叹别绪空题,锦字花笺”,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使用了“锦字花笺”来形容书信的形式,暗示了与朋友之间的通信联系。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亲密往来,但作者仍然希望能够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要忘此意,只除是、梦里尊前”则是说如果能够忘记这一切痛苦和回忆,那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朋友了。这里的梦境是虚幻的,但它却成为了作者与朋友相见的唯一机会。
最后两句“便留得、朱颜常在,何堪似水流年”则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自己还能够保持年轻的容颜,但是时间的流逝却是无法逆转的。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叹。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回忆、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其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流畅而富有音乐性,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