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林外。
晋代风流退。
箫可弄,环能碎。
文章兄父授,聪颖前生带。
冲口处,尽教雅谑成佳对。
恰与秦嘉会。
苏蕙声名盖。
眉画出,眉山在。
梅妆高可认,玉骨香难改。
归去也,墉城花月春如海。

这首诗是苏轼为悼念其弟苏辙而作,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及赏析:

译文

  1. 飘然如林外之鸟,晋代的风流已退却。
  2. 吹箫可弄出美妙的声音,佩环可碎成美丽的碎片。
  3. 文章才华如同兄长传授,聪明才智似乎前生就注定了。
  4. 冲口而出的话语,尽教雅谑成为佳对。
  5. 恰与秦嘉相遇,苏蕙声名盖世。
  6. 她的眉毛画得眉清目秀,眉山在望。
  7. 梅妆高洁美丽,玉骨清香难以改变。
  8. 回去吧,回到那墉城的花月中,春意盎然如海。

注释

  • 千秋岁:诗题,即《千秋岁·咏怀》。
  • 次少游韵:模仿张先的词韵。
  • 吊苏小妹:纪念苏小妹(苏小妹指的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妻子,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晋代风流:指晋朝的文人雅士之风。
  • 箫可弄:指吹箫技艺高超。
  • 环能碎:比喻佩环工艺精巧,可以打碎。
  • 文章兄父授:形容文才像兄弟一样传承。
  • 聪颖前生带:意味着聪明才智似乎命中注定。
  • 冲口处:指说话直率时。
  • 雅谑成佳对:通过玩笑和俏皮话来表达诗意。
  • 恰与秦嘉会:恰好与秦嘉相遇。
  • 苏蕙声名:苏蕙,东汉文学家,以其才女之名闻名。
  • 眉画出:用笔描绘眉形,形容女子的眉毛秀丽。
  • 眉山在:眉山,指眉毛的形状。
  • 梅妆:古代女子化妆的一种风格,以梅花为饰。
  • 玉骨香难改:形容女子的肌肤如玉,香气难以掩盖。
  • 归去也:回到故乡去。
  • 墉城:古称国都,这里指故乡。
  • 花月春如海:春天的景色美如大海,花如海,月如潮。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怀念亡弟苏辙的一首悼亡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亡弟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苏小妹外貌、才华以及气质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对苏小妹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亡弟的哀思和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氛围,让人读后感伤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