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
斜阳映照,湖面波光粼粼,山影倒映其中。晚霞映照出西南的胜景。
岛上有双螺树,其颜色如同水中浮动,遥天一线,只剩下鸥鸟飞过的身影。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
这首诗是苏轼为子畏所画的《黄茆小景》所写的次韵之作。
第一句“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描写了夕阳下湖面上波光粼粼,山影倒映其中的景象;晚晴时分,湖面上出现西南的奇景,宛如仙境。
第二句“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描绘了岛屿上的双螺树在湖水中显得格外醒目,而天空中的鸥鸟飞翔时留下的轨迹如同一条线,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三、四句“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唐君高超画技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未能施展的感慨。
第五、六句“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描绘了黄茆洲上的古老藤木和荒废的宫廷遗址,以及夏日里宁静的氛围。这些细节都为全诗增添了丰富的意境。
第七、八句“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九、十句“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描述了诗人醒来后看到画作时的惊喜和感动之情,仿佛自己真的坐在矶头观赏着美景一般。
第十一句“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湖山之美不仅在于雨晴交替之时,还在于四季更替之中。
第十二、十三句“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则进一步点明了画作与诗意的不同之处。画作虽然可以传达视觉之美,但真正的诗境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最后两句“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再次强调了诗画之间的区别,虽然都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但诗歌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
最后一句“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则是对整个作品的高度概括和评价。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领会到其中的深意,同时也期待着有人能够欣赏到这幅画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