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埃润朝雨,风幡丽春明。
感时念所期,驾言出春城。
赏心每差池,古人崇合并。
漫刺无所投,怅然返柴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诗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仔细阅读选项,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此诗为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年)立春时所做,“甲戌岁朝明日立春”,是宋神宗熙宁六年立春日,当时作者在徐州,所以称“东坡”。诗的前两句写景,“芳埃”指草木茂盛,“朝雨”指早晨的细雨,“风幡丽春明”,即风拂旗帜迎春风。这两句是说:春光明媚,草木葱茏,早晨的细雨飘洒下来,旗幡飘扬着迎接春天。第三句“感时念所期”,感叹时光飞逝,思念着自己应达到的境界或所期望的事;“驾言出春城”,意思是驾一叶小舟,离开了这个春天的城镇,去到更远的地方,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第四句“赏心每差池”是说:心情总是不如意。“古人崇合并”,古人崇尚团结,第五句“漫刺无所投”,意思是说:我随便找些东西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第六句“怅然返柴荆”,回到柴房和门框之间。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因怀念故乡、亲人而不得解脱的悲愁,表达了他希望实现抱负的愿望。
【答案】
(1)
译文:草木茂盛,早晨的细雨飘洒下来,旗幡飘扬着迎接春风。感慨时光飞逝,思念着自己应达到的境界或所期望的事。驾一叶小舟,离开了这个春天的城镇,去到更远的地方,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心情总是不如意。我随便找些东西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是宋神宗熙宁六年立春日所作,时诗人在徐州。全诗以“春”字为纲,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诗人对春的热爱之情和对理想的追求之情。
首联“芳埃润朝雨,风幡丽春明。”起笔写春景,“芳埃润朝雨”,是说春雨滋润万物,使草木更加茂盛,“风幡丽春明”,即风吹着旗帜迎着春风。
颔联“感时念所期,驾言出春城。”诗人感慨时光飞逝,思念着自己应达到的境界或所期望的事。
颈联“赏心每差池,古人崇合并。”是说心情总是不如意。古人崇尚团结,因此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尾联“漫刺无所投,怅然返柴荆。”是说我随便找些东西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怀念故乡、亲人而不得解脱的悲愁,表达了他希望实现抱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