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此。来此。
投刺醉乡可矣。床头扑鼻香浮。
纵使无肴也留。留也。
留也。且举大瓢饮者。
【注释】
转应曲:唐教坊大曲名。又名《紫云回》。
若一斋:沈若一的书房名。
来此:到这里。
过:访问,探望。
投刺:古代谒见尊长、宾客时所持的一种名片。
醉乡可矣:在醉乡中自得其乐,也是可以的了。
床头:指卧室。
扑鼻香浮:香气扑鼻而来弥漫满室。
纵使无肴也留:即使没有菜肴也留下。
留也:留下吧。
且举大瓢饮者:暂且举起大瓢喝酒的人。
【赏析】
《转应曲·过沈若一斋中》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转应”作题,表明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通俗质朴,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蕴。
首联“转应曲 过沈若一斋中”直接点明了题中的“转应曲”,表明这是一首与友人有关的作品。而“过沈若一斋中”则表明了诗人来访的目的,即拜访沈若一的书房。
颔联起承上启下,承接了首联的“过沈若一斋中”而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沈氏书房的情景。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书房内飘散的香气比作“酒香”。这种写法生动形象,既表现出书房内的雅致,又烘托出诗人陶醉其中的情感。
颈联“纵使无肴也留。留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沈若一不在家,但是诗人仍然选择留下,饮酒赏花,享受这难得的时光。这里的“留也”既是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表现。
尾联“且举大瓢饮者。”是这首诗的高潮部分,也是全诗的总结性语句。诗人用大瓢喝酒的形象,展现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也是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把握的表现。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沈氏书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以大瓢喝酒的形象,展现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这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富有生活气息,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