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霜日午气不暖,客到竹扉僧自开。
已见高梧下黄叶,更怜黄菊委青苔。
瓯将野笋供茶入,盘出山蔬送酒来。
郭外相逢惟老衲,剧谈常是月中回。
{quote置顶}赏析:
《九日访白塔院僧承庵》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郁。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在诗句“严霜日午气不暖,客到竹扉僧自开”中,杜甫用“严霜日午气不暖”来表现重阳节的寒冷天气,同时以“客到竹扉僧自开”来表达主人的热情好客。这里的“竹扉”象征着隐居的生活,而“僧自开”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
诗句“已见高梧下黄叶,更怜黄菊委青苔”则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这里,杜甫看到了高梧桐下的黄叶,同时也感受到了黄菊花的凋零。这种对比,既体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瓯将野笋供茶入,盘出山蔬送酒来”这句中,杜甫描述了主人为客人准备的美食。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客人的味蕾,也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在“郭外相逢惟老衲,剧谈常是月中回”这句中,杜甫描绘了他与老和尚的交流场景。这里的“剧谈”可能指的是深入的对话或讨论,而“月中回”则表达了他们在月光下愉快交流的情景。这种交流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氛围。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的特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