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双灵鸟,文采何葳蕤。
萧韶感清梦,飞下丹山陲。
鸣声殷笙磬,群喙徒哑咿。
鹓鸿苦相妒,况此鸦与䲭。
栖息每非所,羽毛日摧萎。
愿言共高举,结巢碧梧枝。
养此五采翎,远彼百鸟嗤。
【注释】
斋居:指读书。对雨:面对雨景。惟孝:思念。其二:这是第二首。瑶台双灵鸟,文采何葳蕤。
瑶台: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名。灵鸟:神异的鸟。
文采:羽毛的色彩。葳蕤:茂盛的样子。
萧韶:美妙的乐曲。感清梦:引起美好的梦境。
丹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陲:边际。
鸣声殷笙磬(qìng):声音响亮如乐器的音声。殷:大而高的声音。笙磬:古代两种吹打乐乐器的名称。
喓(xié)咿:形容声音细小、细微。
鹓鸿(yuān hóng):鹓和鸿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相妒:互相嫉妒。
䲭(hù):同“鹘”。一种猛禽。苦相妒:相互之间产生嫉妒。
栖息:停息。非所:不是适宜的地方。
摧萎:衰落。
结巢:筑巢。碧梧枝:青翠的梧桐树枝上。
五采翎:五彩斑斓的羽毛。
百鸟嗤:其他各种鸟类都嗤笑它。百鸟:泛指各种鸟类。嗤:嗤笑,嘲笑。
【赏析】
《斋居对雨怀惟孝 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此篇以“对雨”作起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篇语言平易浅近,却不失其含蓄蕴藉之美。
首句“瑶台双灵鸟”,用“瑶台”,暗示了友人的官位之高,同时“双灵鸟”也暗示了友人的贤德。次句“文采何葳蕤”,“文采”,指才华,“葳蕤”,形容草木茂盛繁盛的样子。“双灵鸟”的文采如此茂盛,这两句是对友人的赞美。三、四两句“萧韶感清梦,飞下丹山陲”,写诗人梦见自己与友人在仙山相聚,但梦醒后却只能在雨中遥想友人,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鸣声殷笙磬,群喙徒哑咿”写诗人听到“双灵鸟”的叫声后,想象它们在梦中与自己相聚的情景,以及梦中的欢快情景。五、六两句“鹓鸿苦相妒,况此鸦与䲭”,写诗人看到其他的鸟儿羡慕“双灵鸟”的美丽与高贵,而“鸦与䲭”(即乌鸦与鸱鸮,这里指乌鸦和猫头鹰,均为猛禽)相互嫉妒,甚至产生了杀害之心。七、八两句“栖息每非所,羽毛日摧萎”,写“双灵鸟”虽然有美丽的外表,但却常常被囚禁于牢笼之中,无法自由地飞翔,导致它们的羽毛日渐衰败。九、十两句“愿言共高举,结巢碧梧枝”,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与自己一同高飞,在蓝天白云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希望友人能在自己的住所中筑巢。最后两句“养此五采翎,远彼百鸟嗤”,诗人用“五采翎”比喻友人的才华与德行,而用“百鸟嗤”来讽刺那些不肖之徒,表示诗人对友人的坚定信心及对不肖之徒的鄙视。
全诗通过对“双灵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官场黑暗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