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没旦复出,花落春再开。
哀哀父与母,一去不复回。
思亲不可见,登楼寄遐瞩。
西风吹庭树,徬徨动心曲。
楼前有慈乌,哑哑啼晨霜。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沾裳。
楼外有飞云,悠悠覆亲舍。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如泻。
岂无祠与墓,岁时荐蘋藻。
虽云祭时丰,不似养时好。
海深犹可竭,山高或可夷。
我生虽有尽,我思无穷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中重要意象,结合诗句内容和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同时要注重对全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揣摩情感,并注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的情感的手法。
“终慕楼”:终慕楼是古代一种供人登高远望的楼阁,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日没旦复出,花落春再开”:这句诗描绘了四季更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
“哀哀父与母,一去不复回”:这句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思念之情。
“思亲不可见,登楼寄遐瞩”: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西风吹庭树,徬徨动心曲。楼前有慈乌,哑哑啼晨霜”:这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地表现了西风萧瑟、寒露凝霜的景象。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楼前的慈乌比作作者的亲人,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沾裳。楼外有飞云,悠悠覆亲舍”: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因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而感到悲痛欲绝的心情。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飞云比作自己的亲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我生虽有尽,我思无穷时。”: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虽已年老体衰,但依然思念亲人的情感。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思念亲人的情感比作无尽的河流,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沉思念。
【答案】
终慕楼
日没旦复出,花落春再开。
哀哀父与母,一去不复回。
思亲不可见,登楼寄遐瞩。
西风吹庭树,徬徨动心曲。
楼前有慈乌,哑哑啼晨霜。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沾裳。
楼外有飞云,悠悠覆亲舍。
我亲独何之,感我泪如泻。
岂无祠与墓,岁时荐蘋藻。
虽云祭时丰,不似养时好。
海深犹可竭,山高或可夷。
我思无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