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次扰鹃,虽无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

惟每年篱东菊绽,积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鳃。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参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况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粳,所谓「瓶口宜清」也。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几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若中高两低,后高前低,成排对列,又犯俗所谓「锦灰堆」矣。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浮生六记 · 卷二 · 闲情记趣
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注释】:
及长:等到长大后。
爱花成癖:对花的喜爱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识张兰坡:认识了张兰坡。
精剪枝养节之法:精通了修剪和保养枝条的方法。
接花叠石之法:学习了嫁接和堆砌石头的方法。
取其幽香韵致:取其幽静的香气和优美的韵味。
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花瓣品质稍微可以进入名录的是非常难得的。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张兰坡在临终前送给作者一盆荷瓣素心春兰,这盆兰花的叶片宽而平,茎细小而瓣洁白,可以说是可以入谱的,作者把它当作珍宝一般看待。
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在外面做客的时候,只有芸能够亲自给兰花浇水,所以这盆兰花的花叶非常茂盛,两年后突然萎死。
起根视之,皆白如玉:把兰花的根部挖出来看,都是白色的像玉石一般。
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而且还有兰花的新芽生长出来,起初不能理解,认为是没有福分享受,只是感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后来才知道有人想要分走这盆兰花而不被允许,于是用滚烫的水浇灭了它。从这件事以后发誓再也不种植兰花了。
次扰鹃:其次是杜鹃花。
虽无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虽然没有香味,但是颜色可以长时间观赏,而且容易进行修剪。
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因为芸舍不得枝叶,不忍心彻底地修剪,所以很难形成大树。
其他盆玩皆然:其他的盆栽玩物也是如此。
惟每年篱东菊绽,积兴成癖:只有每年篱笆东边的菊花绽放时,积累了兴趣成为了爱好。
喜摘插瓶,不爱盆玩:喜欢将菊花摘下来插在瓶子里,不喜欢盆栽玩物。
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不是所有的盆栽玩物都值得观看,因为家里没有园圃,不能自己种植。
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鳃:市场上买到的都杂乱无章,所以不去挑选。
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参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插在瓶子里的花朵数量适宜是单数,不宜是双数。每瓶选择其中的一种花色,瓶口选择宽阔的而不是狭小的,宽阔的瓶子可以让花朵充分展开。
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从五朵到七朵花开始,一直到三十多朵花,必须在瓶子中形成一个愤怒的波浪状,不分散、不拥挤、不靠在瓶口上是最重要的原则。
所谓「起把宜紧」也:这就是所谓的“起把宜紧”。
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或者直立挺拔如同美玉一般,或者翩翩起舞左右摇摆。
花取参差,间以花蕊:花朵之间要留有空隙并点缀上花蕊。
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况取不乱;梗取不强:这样做可以避免花朵飞散混乱,梗子不要太强有力。
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粳,所谓「瓶口宜清」也:使用剪刀的技巧应该是藏在叶子中间,长度适当的剪刀应该剪断而不是全部露出剪刀柄,这就是所谓的“瓶口宜清”的意思。
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根据桌面的大小,一桌最多放置三到七盆花。
如果太多就会使得它们之间无法辨认,就像市井中的菊屏风一样。
几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摆放花瓶的高度从三到四寸到两尺五到六寸不等。
必须保持高矮错落有致,相互呼应以增强气势最为重要。
若中高两低,后高前低,成排对列,又犯俗所谓「锦灰堆」矣:如果中间高两边低,前后高的排列在一起,就会形成一排排的对列式排列,这样的做法就类似于俗话所说的“锦灰堆”了。
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或者密集排列,或者稀疏分布,或者前进排列,或者后退排列,这一切都取决于那些懂得欣赏的人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