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轩半落偏近沼,依云倚阑孤眺。披襟谡谡,隔水笙簧幽窈。孙绰庭前陶令宅,秋枕上、数声清晓。堪效。似黄庭惯写,君家逸少。
把镜王蒙自照。羡斯人、宜置海山蓬岛。轻阴满地,洗耳科头都好。一曲樵歌三弄笛,尽消受、断鸿残蓼。应笑。念几度悲秋,著书人老。

双燕入珠帘题王丹麓听松轩图像新谱犯曲,上五句[双双燕],下五句[真珠帘],后段同

层轩半落偏近沼,依云倚阑孤眺。披襟谡谡,隔水笙簧幽窈。孙绰庭前陶令宅,秋枕上、数声清晓。堪效。似黄庭惯写,君家逸少。

把镜王蒙自照。羡斯人、宜置海山蓬岛。轻阴满地,洗耳科头都好。一曲樵歌三弄笛,尽消受、断鸿残蓼。应笑。念几度悲秋,著书人老。

注释:

  1. 双双燕:指双燕飞过的景象。
  2. 真珠帘:用来形容帘子的光泽和美丽。
  3. 层轩:指高楼或者高台。
  4. 偏:稍微的意思。
  5. 披襟:展开衣襟。
  6. 谡谡(sù):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7. 陶令宅:陶渊明的故居。
  8. 黄庭:指《黄庭经》,是道教的一部经典著作。
  9. 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誉为“逸少”。
  10. 科头:指散着头发的样子。
  11. 断鸿: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因为雁南飞,所以称断鸿。
  12. 樵歌:指樵夫们唱的歌,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的声音。
  13. 三弄笛:指三次吹笛子。
  14. 海山蓬岛: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双燕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秋天的画面。首句“双燕入珠帘”描绘了双燕飞过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五句“真珠帘”则进一步描绘了帘子的美丽。最后一句“后段同”表示后面的部分与前面相同,可能是在模仿前人的诗句。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诗人以双燕为线索,通过描绘秋天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短诗,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