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捻脂红。百和香浓。半醉娇声半醒态。
在坐亸鬟云,步摇佩玉,卧曲鞋弓。斜睇檀郎不语,谁惯汝、漫留侬。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
尤侗的《好女儿·其一·佳人》是一首描绘女性形象和情感的经典诗作。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与赏析:
- 诗句原文:
一捻脂红。
百和香浓。
半醉娇声半醒态。
在坐亸鬟云,步摇佩玉,卧曲鞋弓。
斜睇檀郎不语,谁惯汝、漫留侬。
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
- 注释与赏析:
- “一捻脂红”:形容女性的肤色细腻如脂,颜色鲜艳如红色。
- “百和香浓”:暗示了女性身上散发的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 “半醉娇声半醒态”:描绘了女性在微醺中的娇媚与不清醒状态的迷人姿态。
- “在坐亸鬟云”:形容女性的发髻松散如云朵般美丽。
- “步摇佩玉”:“步摇”是一种装饰品,通常挂在衣襟或手腕上,而“佩玉”则指佩戴着玉石之类的饰品。
- “卧曲鞋弓”:描述了女性穿着鞋子时的姿态优雅动人。
- “斜睇檀郎不语”:表达了女性对男性的凝视和内心的沉默。
- “谁惯汝、漫留侬”:反映了女性的被动态度和对男性的依恋。
- “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通过询问,展现了女性对未来可能去向的不确定感和对现状的依赖。
- “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描述了女性可能的社交活动,以及她对这些活动的向往。
尤侗的《好女儿·其一·佳人》不仅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捕捉了女性的美丽和情感,也展示了清代文人对女性命运与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对女性美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思。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投入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对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