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惊秋,便惹悲愁。念当时、顾我殷勤思。愿朱帘密护,碧阑深锁,红袖长留。
此月未圆先缺,几回恨、此生休。算歌离、泣别都经过,剩千秋墓碣,一抔黄土,三尺松楸。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才是惊秋,便惹悲愁。念当时、顾我殷勤思。愿朱帘密护,碧阑深锁,红袖长留。”
  • 惊秋:秋天的到来令人感到惊讶。
  • 悲愁:因秋天的来临而感到悲伤。
  • 念:思念。
  • 顾我:回头看我。
  • 殷勤:深情厚意。
  • 朱帘:红色帘幕。
  • 碧栏:绿色的栏杆。
  • 红袖:红色袖子,这里指代女子。
  1. “此月未圆先缺,几回恨、此生休。算歌离、泣别都经过,剩千秋墓碣,一抔黄土,三尺松楸。”
  • 此月:指月亮。
  • 未圆先缺:月亮尚未完全圆满就已开始缺损,象征着命运或人生无法完美。
  • 几回恨:多次怨恨。
  • 此生休:意味着这一生已经结束。
  • 歌离:离别时唱歌表达离情。
  • 泣别:哭泣着告别。
  • 墓碣(biè):坟墓前的石碑。
  • 一抔(pó)黄土:一把黄土,形容极其贫瘠的土地。
  • 三尺松楸(qiū):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比喻墓地。

译文:

才刚进入秋季,心中便涌起深深的忧愁。回忆起当年,你对我充满了深情和思念。愿你能用红色的帘子保护我,将绿色的栏杆深深关闭,让你的双手长留不离开。
这个月亮还未到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缺损,让我多次怨恨,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结束了。想到我们一起度过的歌离和泣别的时刻,只剩下那千年的墓冢、一抔黄土和三尺松楸作为见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抒情之作,通过描写季节的变化来抒发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爱情的不舍。诗中“惊秋”、“悲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不适应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变化。通过对“朱帘密护,碧阑深锁,红袖长留”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特别是“此月未圆先缺”,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不完美,也暗喻了作者对人生或感情的无奈与遗憾。结尾部分,诗人用“歌离、泣别都经过”,反映了他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这些时光结束后的哀伤与寂寞。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逝去爱情的不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