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吾衰,谁画出、秋风蒲柳。须信道、相君之面,不过村叟。车盖鼓吹今梦觉,空山晏坐搔童首。问何人、不着鵔鸃冠,惟君否。
且避暑,频挥手。谨谢客,休开口。只先生生日,归而谋妇。半臂才更一斗面,百钱恰买三升酒。对此君、烂醉仰天眠,看苍狗。

【注释】

  1. 王文成:指王导。2. 郭景纯:即郭景纯,西晋人,为道教神仙,后被认为与王导有关。3. 秋风蒲柳:比喻年老衰败。4. 相君:指王导。5. 车盖鼓吹:用华丽的车子和音乐来迎接。6. 晏坐:静坐。7. 鵔鸃(wěi yì)冠:用野草编成的帽子。8. 谢客:辞别宾客。9. 半臂:古代的一种短衣,一臂之长。10. 斗面:古代量词,两斗米合为一石。11. 百钱:一百文钱。12. 苍狗:指月亮,因古人以月圆为新月,故称满月为“苍狗”。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夏日避暑,看到王导画像后所作。词人感叹自己已经衰老,感慨不已;又联想到王导的相貌,认为他的相貌不过像村里的老头,而王导的为人却与村叟截然不同。因此,他借题发挥,写了这首词。
    “甚矣吾衰,谁画出、秋风蒲柳。”起句写自己感到衰老,这是全词的基调。“谁画出”一句是说,是谁画下了这样的形象呢?“秋风蒲柳”,形容人的头发已白;“须信道”,意思是应当相信。“相君之脸”三句是说王导的面孔,只是像村叟那样。这里用了反诘句,表明自己的不满。“车盖鼓吹今梦觉,空山晏坐搔童首。”“车盖鼓吹”四字,说明当时有人前来祝贺生日,并有车驾仪仗随从,热闹非凡。可是这一切如今都如梦中一般,一切繁华都已成为过去。“问何人、不着鵔鸃冠,惟君否。”“鵔鸃”是一种草帽,用这种草编成帽子的人是不戴它来见人的。“问何人”三字,表示疑问的语气,“不着鵔鸃冠”则是指那些没有权势的人。“惟君否”则是说自己没有这样的帽子,只有您没有戴着它去见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下阕开头两句是说:“且避暑,频挥手。谨谢客,休开口。”“且避暑”,意思是暂且避暑消暑。“频挥手”是说频频挥手告别客人。“只先生生日,归而谋妇。”意思是先生的生日到了,我打算回来和你商量家事。“半臂才更一斗面,百钱恰买三升酒。”“半臂”是古代的一种短衣,这里用来表示节俭之意;“更”同“经”,“一斗面”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一斗合十升,“一斗面”即合十升米的意思;“百钱”就是一百文钱,“恰买三升酒”即正好可以买三升酒。“对此君、烂醉仰天眠,看苍狗。”意思是对着这位先生,我大醉酣睡,直到月亮升起时也不觉困倦。最后两句是说,看着月亮渐渐升高,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
    此词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王导人品与容貌的不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