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丁生,出塞去、雪堆沙涨。谢弋者、辽东归鹤,令威无恙。浪迹偶来皋庑下,端忧却据胡床上。正提壶、卢橘满林黄,堪分饷。
端午后,蒲葵漾。麦秋至,蝼蛄唱。君奚为高卧,欲逃村酿。游子渡江不用楫,健儿跃马宁须杖。剧何堪、新妇闭帷中,婆娑状。
【注释】
丁生:诗人自称。谢弋者、辽东归鹤,指谢安、王珣(字元瑜,小字令威)。浪迹偶来皋庑下,端忧却据胡床上:谢安常在东山闲居,他经常是拄着拐杖在庭院中漫步。正提壶:提着酒壶。卢橘满林黄,堪分饷:用卢橘充饥。端午后,蒲葵漾:端午节过后,蒲葵花盛开。麦秋至,蝼蛄唱:麦子成熟了,蟋蟀开始鸣叫。剧何堪:多么令人悲伤啊!剧:同“泣”。新妇闭帷中,婆娑状:新婚的妻子关在屋里哭泣,她的动作是婆娑的。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东晋名士谢安生活的一种想象性写照。全词借谢安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清高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主要写谢安的生活态度与环境。开头三句写谢安出仕前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尘世纷扰。“谢弋者”两句写谢安辞官隐居之后仍保持着一种高雅的情趣。接下来四句写他的居处环境以及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浪迹偶来”四句写他偶尔到庭院中漫步,拄着拐杖,悠闲地散步。“正提壶”四句写他在庭院中饮酒赏菊,怡然自乐。
下片由景入情,抒发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羡慕之情。“端午后”两句写庭院中的景物,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气氛。“君奚为高卧”三句写谢安之所以选择隐居是因为他对官场的厌恶。“游子渡江不用楫”三句写谢安虽然已经远离政治中心,但他依然健步如飞,无需借助任何外力。最后两句则是说,即使是这样一位贤明的人,也不免被逼无奈而隐居。全词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幽远含蓄,充满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