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
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却暑但挥蝉雀扇,登高请进蒲桃杖。向西山、指点夏云生,多奇状。

【注释】

  1.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梅雨时细密的小雨,询问昨天夜晚池塘水位是否上涨?随意地笑着,刚刚换上的衣服突然脱下,在故土上的居所依然完好。
  2. 翠箨(tuò)移来石径侧,黄鹂(lí)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翠绿的嫩笋被移到了石头旁的小路上,黄鹂鸟在梧桐树荫中鸣叫。到处是乡村的烟火和歌声,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收获着粮食。
  3. 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听说有客人来了,我乘扁舟荡漾而来。看着满座的朋友,一起在兰亭畅饮歌唱。
  4. 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高兴极了,与酒友们面对面地饮酒唱歌,想把家中的美酒全部拿出来。
  5. 却暑但挥蝉雀扇,登高请进蒲桃杖:驱除炎热只需挥动蝉雀扇,登上高山请用蒲桃做成的拐杖。
  6. 向西山、指点夏云生,多奇状:向西山眺望,指点着夏季的云霞变幻出许多奇妙的形状。
    【赏析】
    此词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词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富有哲理性。
    首句“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描绘了梅雨季节的雨声细如牛毛,询问昨日夜晚小池水位是否上涨的情景。这一句为下文铺垫了背景氛围,也为整个词作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第二句“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描写了作者轻松一笑的场景,脱下了征袍,回到故土家园。这句既表达了作者的轻松愉快心情,又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四两句“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生活景象。翠绿色的嫩笋被移植到了石径旁的小路上,黄鹂鸟在梧桐树上欢快地鸣叫。到处都是乡村的烟火和歌声,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收获着丰收的果实。这里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画卷,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第五、六两句“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描写了作者听到有客人来到的消息后的喜悦之情。他乘着扁舟荡漾而来,欣赏着朋友们在兰亭畅饮歌唱的热闹场面。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八句“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共饮欢庆的情景。他们开心地举杯相对,想要倾尽家中的美酒。这里展现了一种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
    最后两句“却暑但挥蝉雀扇,登高请进蒲桃杖。”则描绘了作者驱除夏日炎热的方法。他挥舞着蝉雀扇,登上高山使用蒲桃制成的拐杖,享受着大自然的清凉。这里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整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