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了山茶,丝丝柳线青初引。绿衣心忍。不把红裙殉。
侧帽凭阑,触著从前恨。春风鬓。十年香损。磷火衣花烬。

【注释】:

谢了山茶,丝丝柳线青初引。绿衣心忍。不把红裙殉。

侧帽凭阑,触著从前恨。春风鬓。十年香损。磷火衣花烬。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宋理宗绍熙元年(1190)在建昌府任通判时所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春日景物为线索,抒发伤春情怀。

“谢了山茶”,点明时节是早春时节,此时正值寒食前后,山茶已谢,而柳条开始发新芽。“丝”字写出了柳条的柔美细长,“青初引”,则写出春天的生机。

“绿衣心忍”,指柳条嫩绿如翠,而人却无心观赏,心中不忍。“不把红裙殉”,红裙即桃花,春色正浓,而作者无心去赏玩,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山茶、柳条等上面,可见其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侧帽凭阑”,描写了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边,斜戴着帽子的情景。这里的“侧帽”是说心情抑郁,愁闷不堪而借酒浇愁,“凭阑”则是说他独自一人坐在栏边沉思、凝望,似乎在回忆过去的事情。

“触著从前恨”,这里指的是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的伤痛和遗憾。“从前恨”既是指过去的不愉快经历,也暗示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春风鬓”,形容自己的头发因思念而变得稀疏。“十年香损”,则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和思念,昔日的花容早已不复存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美丽与现在的凋零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现状的无奈。

“磷火衣花烬”,用“磷火”形容残存的美,暗喻那些美好但短暂的瞬间。而“衣花烬”则是指那些美丽的瞬间像花一样逐渐消失殆尽,无法挽回。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叹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这首词通过描绘早春景象和内心情感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在面对美好而又短暂时光时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