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东湖深又深。石桥啼不断、午时禽。柳黄曾压绞儿金。双朱户,流水昼沉沉。
有女暗相寻。红衣羞泪湿、洗前襟。东风吹放小桃心。吹难住,吹落满庭阴。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宝香”、“碧桃花”等。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转一叠韵。
过:经过。
石桥:石质的桥梁。
啼不断:鸣叫不停,指杜鹃鸟叫声。
午时禽:中午鸣叫的鸟,这里泛指杜鹃。
柳黄曾压绞儿金:柳树黄色花絮像压住金线一样。
双朱户:红门。
洗前襟:洗涤衣襟。
小桃心:小桃核。
【赏析】
此为咏物词,写深闺中女子对出外游子之思念。上阕起三句写景,下三句写人,以景衬人,突出人物形象。
起首两句:“一过东湖深又深,石桥啼不断。”东湖是杭州著名的景点,也是诗人经常游览的地方,此处即点出了地点。而“过”字则暗示了作者对东湖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东湖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纠葛。而“石桥啼不断”一句,更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一座横跨在湖上的石桥之上,让人不禁想要去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接着两句:“柳黄曾压绞儿金,双朱户,流水昼沉沉。”这几句则是对柳树、红门和流水的描写,其中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离别之苦的抒发。柳树的黄叶如黄金般闪耀,仿佛要将人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而红门则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安宁,让人心生向往;而流水的悠悠之声则如同一曲悠扬的古琴曲,让人陶醉其中。
最后两句:“有女暗相寻,红衣羞泪湿洗前襟。”这两句则是对那位女子的刻画,她似乎正在默默地寻找着什么,而她的眼中却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似乎是在思念远方的爱人。而她的红衣则如同一朵盛开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她的泪水则如同一颗颗珍珠般晶莹剔透。
整个上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痛苦。
下阕则主要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有女暗相寻,红衣羞泪湿洗前襟”,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而“红衣”一词则更是将女子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让人一见难忘。
紧接着的两句:“东风吹放小桃心,吹难住,吹落满庭阴。”则是对春风的描述和自己的感慨。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小桃树的心形叶片,使得它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之情。但是春风却无法吹停这份思念,反而让它更加强烈,仿佛要将自己的心意全部倾注到这份思念中去。同时,春风也带来了一丝凉意,让原本温暖的环境变得有些萧瑟。然而尽管如此,这份思念之情却依旧无法被阻止,反而越积越多,最终汇聚成了一片浓密的阴翳,遮蔽了整个庭院的光明。
结尾两句:“有女暗相寻,红衣羞泪湿洗前襟。”是对整首词的总结和升华。虽然女子一直在暗中寻找着自己的心上人,但是她却始终无法找到他的身影。而她心中的那份失落和痛苦也让她时常感到羞愧不已,以至于她的眼泪都打湿了衣服的前襟。然而即便如此,她仍然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而是选择继续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