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亭细柳碧条条。解轻舠。渡春潮。沽酒帘低,春色满河桥。送得柳枝南浦去,人渐远,楚天遥。
临行重系绿丝绦。拂花梢。望迢迢。柳絮飞飞,偏惹柘黄袍。春去那堪还积雪,点点下,未曾消。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又名“江城梅花引”、“江神子慢”等。双调,九十七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上片四句,下片六句。过阕两句,共十句。

红亭细柳碧条条:指在红亭边,细柳如丝般垂下来。

解轻舠:解开小船桨的缆绳。

沽酒帘低:卖酒的帘子低垂。

南浦去:向南边的水边走去,泛指南去。

人渐远:人的形体渐渐远去。

楚天遥:指远处的天色。

临行重系绿丝绦:临行前重新系紧了绿色的丝带。

拂花梢:抚摸着树枝。

迢迢:遥远的样子。

柳絮飞飞:柳絮随风飘舞。

柘黄袍:指柘树开花时黄色的花萼。

那堪:哪能忍受?

还积雪:还有雪没有融化。

【赏析】

《江神子·送柳儿》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离别之情,写得缠绵悱恻,婉曲动人。全词以抒情为主,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恋和不舍。

上片起首二句,写送别的情景和环境。“红亭细柳碧条条”,点出送别的地点,即红亭。“细柳”二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杨柳的特点,给人以柔美的感觉。接着“解轻舠,渡春潮”,写送行的场景,即柳儿乘船渡过春潮。“解”字,表现了柳儿轻松自在的样子。“渡春潮”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也暗示了春天的结束。“沽酒帘低”一句,写柳儿离去后的情境。“沽酒”一词,既表明了送行的场合,又表现了送行人的心情。“帘低”则表现了送行人的期待心情和惜别之情。“春色满河桥”一句,写柳儿离去之后的情景。“春色满河桥”既表现了春天景色的美妙,又表现了春天的短暂。“南浦去,人渐远”,写柳儿离去后的情境。“南浦”是江南水乡,多有离别之意。“人渐远”则表现了离别的悲愁之感。

下片开头三句,写柳儿离去之前的情形。“临行重系绿丝绦”,写柳儿离别时的动作。“拂花梢,望迢迢”,写柳儿离去时的神态和动作。“柳絮飞飞”一句,写柳儿离去之后的情形。“偏惹柘黄袍”,用典,比喻柳絮纷飞的景象。“春去那堪还积雪”一句,写柳儿离去之后的情境。“春去”即春天离去,“还积雪”则表现了冬天尚未过去,春天已经离去的事实。“点点下”一句,写积雪未消的情况。“未曾消”与“还积雪”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短暂。整首词将送别之情融入景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送别之场景,感受到离别的悲愁和不舍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深深依恋和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