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游望冷、蔷薇洞口,丝竹萧条,远过前哲。兔苑鸡场,还揽旧时英杰。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听西堂,几何时,又鸣蜻蛚。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倦寻芳》,词牌名。全篇通过写对友人骆叔夜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其人品与才学的钦慕之情。
译文:
三千里外渭南,我带着琴弦,人们都称赞我的廉洁。为了为母亲安葬,我回到溪山别业。道场不要辞高士吊唁,哀痛涌上心头时像丹徒的血。苦苦地想你,又因你我相失于暮秋时分。
游赏时冷清蔷薇洞口,只有萧条的丝竹之声,远过前哲。兔苑鸡场,我仍然揽取旧日的英杰。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听西堂,什么时候,又会有蜻蜓叫呢?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上阕开头“渭南万里”四句,写自己离开故乡已经三年了,此时正值秋天,心中不免产生归乡的念头,于是携琴访友,寄情诗酒之间。“三载携琴”,表明自己已在此居住了三年,而在这期间,他一直在思念友人。“人诵廉洁”,说明他的人品受到人们的赞誉。下阕开头,“为葬慈亲”六字点出自己此行的目的,即为了安葬母亲而回乡。“道场勿辞高士吊”,意思是说在道场里也不要推辞请高士来吊丧,这既表达了他对死者的哀悼,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
词中“苦思君”三句,是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他苦苦地想他,却又因他而感到痛苦,因为两人已经分别于暮秋时节。这种相思之情,可谓深长而绵远。
词的结尾两句,是词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他想象友人在西堂中听到自己的呼唤后,会有怎样的心情。“几何时,又鸣蜻蛚”,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的期盼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