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全非,劫灰未烬虫沙泣。断垣颓壁。野火磷磷碧。
安得欃枪,扫尽中原贼。江南北。几行残柳。都是伤心色。
【注释】
城郭全非:指汴京已不是从前的城郭。劫灰:战火留下的灰烬。虫沙泣:指战火烧毁的房屋和田园,化为灰土,被虫子吃光。断垣颓壁:指汴京城内破败不堪。野火磷磷碧:指野草在燃烧后发出磷光。安得欃枪:如何能取得长枪。扫尽中原贼:用长枪横扫中原的金人。江南北:泛指江南地区。几行残柳:几处残留的柳树。都是伤心色:指到处都是悲伤的颜色。
【赏析】
《点绛唇》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词作,本词上阕写梦游故地所见所感,下阕写梦中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北宋灭亡的深切悲痛。此词通过梦游旧地所见残破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北宋灭亡的深切悲痛。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宋词中的一首名篇,历来为人传诵。
首句“城郭全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现实情况——汴京城已不再有昔日之景,全是一座空城。“劫灰未烬”一句,又进一步指出,虽然汴京城已不再是往日模样,但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到处都弥漫着焦土的气息,这两句合用“全非”、“未烬”、“虫沙泣”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汴京战后荒凉、满目疮痍的景象。接着,词人笔锋一转,由景及事,以“断垣颓壁”四字,勾勒出了汴京城内残破不堪、破败萧条的现状。这四字之中,既包含了对汴京昔日繁华的怀念,也隐含了对今日凄凉现状的惋惜。
词人将目光投向了野外。“安得欃枪,扫尽中原贼”,这是一句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句,意在表达词人渴望能够挥舞长枪,扫平中原的敌人,恢复大宋江山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这一愿望,却似乎难以实现。于是,词人又将目光投向了江南,“江南北,几行残柳”,这句诗以“江南”代指汴京以外的其他地区,而“几行残柳”则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地区战后荒凉、满目疮痍的景象。
最后一句“都是伤心色”,则是词人对整个南宋乃至中国历史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指出无论是汴京还是江南地区,都充满了悲伤的气氛,这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汴京战后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北宋灭亡的深切悲痛。同时,词中蕴含着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