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尽丝千尺。
恁殷勤、分经布纬,七襄云织。
锦上易翻新花样,依旧愁深似昔。
看雪练、涛飞盈匹。
轧轧声中悲婺妇,背篝灯、自掩残宵泣。
心绪苦,暗虫识。
秋闺我亦伤心极。
坐深更、寒侵十指,几曾抛得。
旧梦春明凄迷处,空对霜天月白。
便雾毂、烟绡谁惜。
宛转离肠回不尽,课孤儿、夜读鸣机侧。
无一语,泪沾臆。
【译文】
织机上丝线被纺得千尺长,你那么殷勤地分经布纬,七襄云般地织着锦缎。锦上绣出新花样,但依然愁情深似旧时。看那雪白的绸缎如流水飞腾盈空,织女的纺织声中传来悲苦的声音,背对着织布灯,独自掩住残宵哭泣。心中的痛苦,如同秋日闺房中伤心人的感受,坐于深夜更深处寒气侵袭手指,几时能抛下这思念?旧梦在春明凄迷的地方徘徊,空对霜天月白。便雾毂烟绡谁又惜?辗转离愁回旋不尽,夜读儿童鸣机声侧耳倾听。无一言,泪沾胸臆。
【赏析】
此词为悼念妻子而作。词中通过“纺”这一动作来表现妻子的内心情感。上片写妻子织造锦绣之衣,下片写其内心之苦楚。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上片开头两句写妻儿在家织造锦绣之衣。从后文“依旧愁深似昔”“心绪苦”等语句来看,织锦是女子所为,而丈夫却要为织锦之事劳烦。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情。
“雪练”二句写织锦的过程。“轧轧”之声和“婺妇”(织女)的身影相映成趣。然而,织锦之人却是孤身一人,她只能“自掩残宵泣”,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秋闺”三句写闺中人的孤独与哀怨。闺中之人也如“我”一样,伤心至极,无法排解心中的哀怨。
下片开头两句写闺中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回忆中充满了哀伤与无奈之情,仿佛是在对往事做最后的告别。“便雾毂、烟绡”二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织女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宛转离肠”二句写织女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这种痛苦似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让泪水滴落在衣襟之上。“课孤儿、夜读鸣机侧”则进一步描绘了织女日夜劳作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她的孤寂与无助之感。
最后两句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虽然已经无法相见,但妻子仍会默默关注着他的生活点滴,希望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词通过对织女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夫君远行后独自承受生活艰辛、思念丈夫的凄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