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三更。薄帏夜卷西风冷。半床花影。寂寂愁难醒。
万里关山,付与红蕤枕。烽烟警。音书偏梗。梦越梅花岭。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梦返江南:梦魂回到江南。
斜月三更:指深夜。
薄帏:薄薄的帷幕,形容床帐单薄。
西风冷:秋风萧瑟,凉意逼人。
半床花影:花影映在床头。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难醒:难以入睡。
万里关山:形容路途遥远艰险。
红蕤:红色细草。
烽烟警:指战火纷飞,战事频繁。
音书偏梗:音信断绝,思念受阻。
梦越梅花岭:梦中越过梅花岭(指梦游)。
【译文】:
深夜三更,斜月当空,秋风萧瑟,寒气侵人,薄薄的帷帐被风吹得飘起。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只有花的影子映在床头,寂寞的让人难以入睡。
遥远的关山河山重重,烽火连天,战事频繁,音信全无,我的思念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不回故乡。梦里我还穿越了梅花岭,却只看见满地落红,不见亲人。
【赏析】:
此词上片写梦归江南,下片写思归不得。首句“斜月三更”交代时间是夜深人静之时。“薄帏夜卷西风冷”点明主人公此时正独处一室。“西”,方位名词,这里作状语用。“寒”字不仅写出西风之寒,也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凄心境和悲苦命运。“半床花影”一句,从视觉、感觉两方面描写梦境,既表现主人公的孤独,也表现其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寂寂愁难醒”一句,写梦境中的主人公彻夜难眠,内心充满了愁绪。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情,通过写景来烘托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过阕“万里关山,付与红蕤枕”写主人公的梦游江南,但所到之处却是关河阻隔。“烽烟警”写战争不断,战事频仍。“音书偏梗”写音讯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达。“梦越梅花岭”写梦中越过梅花岭,却只见落英缤纷,不见亲人。这几句看似写梦,实则是写情,通过写梦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写梦境中的情景,抒发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全词以梦境为线索,通过梦境来反映主人公的心境。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