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注释】
佳期:约会。四五:指农历正月初四。“四五”即“四五日”。
黄昏:晚上。说与:告诉你。低帷月明后:低垂的帷幕在月光照耀下。“帷”通“帷”,帘幕。
重门不锁,仙犬窥人:重门未锁,仙犬偷偷窥探人。重门:双层门。“重”是“双”的意思。
卿卿:亲昵的称呼,这里指爱人。中酒:醉酒。“中”通“醉”。
养娘:养女。“养”同“娘”。
三桥:泛指长桥。“三”是“多”的意思。
咫尺:非常接近,形容距离很近。绳河:横亘的河流,即长水江。
三桥:指长水江上三座桥。《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战,大败越军于槜李,取姑苏(今苏州)而城之。”“吴”与“越”隔江相望,故言“三桥”。“三桥”代指南方。
恨:遗憾。
绳河:指南方。黄姑:南方的地名,这里代指南方。
【赏析】
《洞仙歌·咏寒食》作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作者此时为临安府教授。词写寒食节时与恋人幽会的情景,表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全词风格清丽婉约,含蓄蕴藉,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上片写约会时间及相见情景。开头二句“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点明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佳期四五”指寒食节,即农历二月十五日左右。“问黄昏来否”表明约会之时正值傍晚时分。“说与低帷月明后”写告诉爱人约会之事,是在月明之夜。“说与”,即告诉。“低帷”,即低垂的帷幕,用以指窗帘之类,此处借指室内。“月明后”说明约会是在夜晚。“怕重门不锁”,担心门闩没有上好;“仙犬窥人”,害怕家狗偷看。“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写担心被恋人发现而匆忙分手。“未稳”即不稳定,犹未定之意,“花影匆匆”写花影晃动不定,形象写出恋人心乱神迷的神态,“愁”是“忧”的意思,“分手”则说明因忧虑而急忙离去。
下片写约会细节。“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两句写饮酒的情形:“鸡缸”即盛酒器,“三两盏”即三四杯酒而已。“春醪”,指新酿的浊酒。“何事卿卿便中酒”写恋人因饮了这杯春醪而醉了。“何事”即为什么。“卿卿”是爱称,这里指所爱之人,亦即自己的恋人。“中酒”是喝醉酒的意思,“翻唤养娘眠”,写自己呼唤养女来侍寝以醒酒。“底事”即为什么,“谁知”,表示惊讶。“灯一点尚悬红豆”,写恋人见着自己时,还牵挂着远方的亲人,因为心中惦记着远方的人而未能入眠。“灯一点”,即灯火摇曳,有如星星点点的红豆,“尚悬”即尚且悬挂,“悬”,动词,下垂。“豆”是“颗”的意思,“红豆”即相思豆,古人常用它来表达思念之情。此词通过写寒食夜与恋人幽会的情形,以及约会的细节,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