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微风貌,信十分姚冶。八尺吴绡问谁借。悔丹青不学,杀粉调铅,呈花面输与画工传写。
乘闲思挂壁,分付装池,卷处香生一囊麝。自化彩云飞,虫网蜗涎,又谁对芳容播喏。尽沉水烟浓向伊熏,觊万一真真,夜深来也。
【注释】:
崔微:唐代女诗人。风貌:风度,仪态。信:确实。十分:极,非常。姚冶:美好艳丽。八尺吴绡:即吴绫,一种质地柔软的丝织品。吴绡:古代丝织品。问谁借:向谁借用?借什么?借给谁?悔丹青:后悔自己的画技不够好。杀粉调铅:调弄胭脂、粉末以使面色如花。呈(chén)花面:让女子涂上花容。输与:送给。装池:装裱。卷处:装裱时。香生一囊麝:麝香气味弥漫一囊。自化彩云飞:自己化成彩云飞去。虫网蜗涎:蜘蛛网和蜗牛涎。对芳容播喏:对着美丽的容颜行礼致意。沉水烟:指香炉里燃烧沉香。觊:盼望。万一真真:倘若能真的如此。夜深来也:希望夜深后能再来。
赏析:
此为咏美人之词,全篇写尽了美人娇媚之态。
“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属南吕宫。本词上下片各十句四韵,前片十句九平韵、一仄韵,后片十句六平韵、三仄韵,前后共六十个字。此调原是小令,后来扩展为慢词。这首《洞仙歌》在结构上属于小令式慢词,但比一般的小令长得多,因此又称为“长调”。
上片写美人之美,下片写美人之思,全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自然浑成。
首二句:“崔微风貌,信十分姚冶。”点明题旨:赞美一个美丽迷人的女性。“崔微”即崔氏姐妹中排行第二的一位。《乐府诗集》卷四七引《古今乐录》:“崔徽者,魏郡人,善弹琵琶,尤妙于听音,尝于大梁市楼闻有人吹笛,因更衣出听,遂为所动。既还坐,遂取金钿一枚遗之。至夜,有白衣人持玉合子一双来乞,曰:‘愿奉玉尘双,永奉罗襦’。”这里“风貌”二字就是从此化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女子的风姿容貌确实美得出奇。“十分”一词,既形容其美貌之程度之高,又说明其美艳的程度之甚,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进一步描绘女子的美貌:“八尺吴绡问谁借。”“吴绡”是一种细绢,质地轻薄柔滑如绸。“八尺”指长度,言其体态修长。“问谁借”是说女子的身材修长,非同凡俗,需要向谁去借用呢?“悔丹青不学”一句是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画画,以至于不能把女子的美完全地表现出来,“丹青”指绘画。“杀粉调铅”是说:我用胭脂、粉末来化妆打扮,使她的面容如花一般美丽,“呈花面”指女子搽上了花色的妆粉。“输与”是送给的意思,“装池”是说女子被装进镜框之中。“卷处香生一囊麝”是说:当装裱的时候,麝香的气味充满了整个画面,令人感到沁人心脾。这几句描写女子的美丽,用的是拟人化的写法;同时,又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女子本来已很美丽,但是作者为了更加突出她的美,特意用一些不美的比喻来形容她的美丽,比如,“悔丹青不学”就比单纯的“不学”要好;“呈花面”比“如花”、“如玉”要好;“杀粉调铅”比“如花”、“如玉”更好;“香生一囊麝”则比前面这些都要强。此外,“卷处香生一囊麝”中的“卷处”一词,也比“装裱时”要强。总之,作者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女子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两句:“自化彩云飞,虫网蜗涎。”意思是说:女子的美貌已经化成了彩云一样飘飞,而那些像蜘蛛网和蜗牛涎一样的庸俗之辈,却还在羡慕不已。这两句是说女子的美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平庸,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又谁对芳容播喏?”意思是说:又有谁能够欣赏并赞美这样的美丽呢?“对芳容”即指对美丽的容颜行礼致意。“播喏”即点头示意、作揖行礼。这句的意思是说:又有谁能欣赏并赞美这样的美丽呢?这里的“又谁”一词表示疑问,同时也有感叹之意。
整首词采用赋法,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服饰,语言清新流畅,风格婉丽多姿,充分体现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