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注释:金人捧露盘 · 观演秣陵春金人捧露盘,指皇帝赏赐给艺人的金银。观演秣陵春,即观赏在秣陵举行的春天的演出。
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记得当年,曾经在宫中供奉,表演过霓裳羽衣舞。感叹现在茂陵的事情变得凄凉。酒旗戏鼓,人们购买花簪帽子,享受着春天的快乐。绿杨树环绕,池塘馆舍,遇到盛大的聚会,却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听到新词填好,心情无比激动,但无尽的悲伤让人心碎,如同切断人的心肠。为了理解知音的意思,仔细地思考和体会。偷偷地修改了音乐,在画堂高烛下玩弄丝弦。夜色深沉,月光如水,催促着乐师敲打着檀板,演唱着周郎的曲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金陵观演春天歌舞表演时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和想象,表达了他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
首句“金人捧露盘”,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当时皇帝对艺人的赏赐之盛,以及艺人在皇宫中的奢华生活。次句“观演秣陵春”,则点明了诗人观演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他的心情。
接下来四句,诗人回忆起当年在宫中供奉过霓裳羽衣舞,感叹如今茂陵的往事已经变得凄凉,只能通过对酒旗戏鼓、买花簪帽等场景的描述来感受当时的欢乐气氛。然而,这些欢愉的时光只能在他乡独自回味。
最后两句,诗人以“喜新词”开头,表达了他对当前新词填好的欣喜之情,但又随即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认为新词虽然美好,但是却无法与知音共鸣,因此他感到无比的遗憾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想象,描绘了一个繁华盛世下的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