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莫怨东风晚,年年燕莺催老。丽日总关情,检金奁初稿。碧螺眉黛扫。待相约、绿窗吟啸。暗惜尊前,却妨云梦,几经愁抱。
肠断是黄昏,嗟孤负、分茶斗签才调。绮思剔心心,引新词绝妙。笔端春未杳。倚人醉语香花貌。省多少、刻骨缠绵,奈艳阳非早。
【诗句释义】
征招:应征,被征召;步杨千里:指马行千里。题词韵:即步杨千里题词,指应征的诗歌。
帘栊:窗帘和窗户。莫怨:不要怨。东风晚:指春天来迟。
丽日:美好的阳光。总关情:总令人动情。检金奁初稿:整理着书信初稿,指准备给某人写诗。
碧螺眉黛扫:用碧螺眉黛轻轻扫过。待相约:等待和他约定时间。
绿窗吟啸:在绿窗前吟咏高歌。暗惜尊前,却妨云梦:暗暗地爱惜杯中美酒,却又妨碍了梦中游赏。
肠断是黄昏,嗟孤负、分茶斗签才调:因黄昏而肠断,可惜辜负了才华横溢的人。
绮思剔心心,引新词绝妙:美丽的思绪撩拨人心,引出新颖的词句。
笔端春未杳:笔端的春天还没有消失。倚人醉语香花貌:靠在别人身旁,醉眼迷离,如同花朵般美丽动人。
省多少、刻骨缠绵,奈艳阳非早:省了多少刻骨铭心的相思,但如今艳阳天来得过早。
【译文】
帘栊莫怨东风晚,年年燕莺催老。丽日总关情,检金奁初稿。碧螺眉黛扫。待相约、绿窗吟啸。暗惜尊前,却妨云梦,几经愁抱。
肠断是黄昏,嗟孤负、分茶斗签才调。绮思剔心心,引新词绝妙。笔端春未杳。倚人醉语香花貌。省多少、刻骨缠绵,奈艳阳非早。
【赏析】
这首词是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作者与一位女子相约而作,抒发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帘栊莫怨东风晚,年年燕莺催老。”起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了主人公对春天的期盼和留恋。“莫怨”二字,既点明自己与女子相约的时间,又表明自己对春光的眷恋。“年年燕莺催老”,则写出了春天来得太迟,让人难以忍受。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燕子、莺鸟以人的情感,使它们成为催促春光到来的使者。
“丽日总关情,检金奁初稿。”接着,作者进一步描写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他希望在这丽日下,能够尽情地品味生活的滋味,书写自己的情感。“检金奁初稿”,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闲暇时光中,精心整理着自己的诗稿。这一句中的“金奁”,既是对书信的比喻,又是对自己诗稿的自谦之词。
“碧螺眉黛扫。待相约、绿窗吟啸。”接下来,作者描述了与女子约定的场景。她正用碧螺般的眉毛轻轻扫过自己的诗稿,期待着与他相约在绿窗前吟咏高歌的情景。这里的“碧螺眉黛”和“绿窗吟啸”等词句,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暗惜尊前,却妨云梦,几经愁抱。”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却让主人公陷入了深深的愁苦之中。他暗自珍爱着面前的美酒,却又因为担心耽误了与女子的约定而不得不放弃饮用。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主人公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肠断是黄昏,嗟孤负、分茶斗签才调。”在漫长的等待中,主人公终于迎来了黄昏时分,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遗憾。他感叹自己辜负了与女子约定的时机,错过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里,作者用“分茶斗签”来形容自己与女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才调”一词也体现了主人公对诗词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绮思剔心心,引新词绝妙。”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他的思绪如同绮丽的思绪一般撩拨人心,使他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这些新词妙句,不仅展现了他超凡的艺术才华,也让读者为之倾倒。
【名家点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此词一气盘旋而下,不露痕迹。”“丽日总关情”四句为第一层,“暗惜尊前”八句为第二层,“肠断是黄昏”八句为第三层。末二句收住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