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佳景,伫出群标致,靓妆花朵。忍惜应时拗折取,微会芳心可可。一斛明珠,千丝金缕,袅袅偷声和。念奴歌好,玉台新咏娇妥。
偏是宛转情柔,缠绵思挚,流露辞中火。帘卷西风人已醉,道似魂消真个。一字闲愁,二窗别调,月觑浮云破。潇湘波影,倩伊清梦同作。
【注释】:
1.莲塘:莲花池。
2.标致:美丽。
3.靓妆:美丽的妆容。
4.忍惜:舍不得,不愿。
5.拗折取:折下花枝,比喻摘取花朵。
6.娇妥:柔美。
7.宛转:曲折,婉转。
8.缠绵:情思绵绵不断。
9.玉台:指女子的卧室,也指代美人。
10.闲愁:不关紧要的事,淡淡的忧愁。
11.二窗:两个窗户。
12.月觑浮云破:月亮偷偷窥视着云层,好像想穿透云层见到月光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赞美荷花之美、荷女之艳,表达了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莲塘佳景,伫出群标致,靓妆花朵。”起笔点明地点,点出人物,勾勒出一个绝色女子的形象,接着用一个“靓”字概括地写出女子的美,使读者能清晰地想象出她的美丽形象。
“忍惜应时拗折取,微会芳心可可。”此句化用《古诗十九首》中的句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有所思》),意思是说女子为了取悦于他而不惜拗断花茎,以表自己的心意。“一斛明珠,千丝金缕”,写女子的容貌。“明珠”喻指女子的眼睛像明亮的珍珠一般,“金缕”则形容她的发髻上插着金光闪闪的簪花。这两句通过描写女子的眼和发髻上的装饰,来表现她的美丽。“袅袅偷声和”,写其音容笑貌,“袅袅”形容女子婀娜多姿,“偷声和”则指其声音柔美动听。“念奴歌好,玉台新咏娇妥。”“念奴歌”即唐玄宗时教坊第一色的念奴演唱的乐曲,“玉台新咏”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娇妥”指女子娇媚可爱。“偏是宛转情柔,缠绵思挚,流露辞中火。”“宛转”指委婉曲折,“缠绵”指情意绵绵,“思挚”是深挚的意思,“辞中火”指言辞热烈。这几句写女子的柔情似水,情意绵绵,言外之意是她对自己的情爱深沉。
“帘卷西风人已醉,道似魂消真个。”这两句描写了女子在欣赏荷花时陶醉的情景。“西风”点明季节,也是暗喻男子;“道似魂消”是说她被迷住了,如同魂魄都要消散一样。这两句写女子对荷花的喜爱到了极点,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一字闲愁,二窗别调,月觑浮云破。”这三句分别写了女子的内心感受和环境氛围。“一字闲愁”是说女子心中有一丝闲愁;“二窗别调”则是说窗外有另一种曲调的音乐;最后一句则暗示女子正在偷听外面的音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倩伊清梦同作。”最后一句是全词的结穴,也是对全词的总结。这里用“潇湘”二字暗指女子的家乡。“倩伊”是请她一起做的意思;“清梦”指的是梦中的景象,也可以理解为梦境中的意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希望能和你一同做梦,梦中的景色就像眼前这潇湘湖波影一样美丽动人。这既是对前面描写女子的美貌、才艺、情感等各方面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与女子之间的感情。整首词通过对莲塘美景的描绘以及女子外貌、才艺、情感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