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深人静燕飞时。树密午阴迟。咒罢篆烟微。启心事、莲台早知。
黄昏徙倚,萧风槭雨,母子耿相依。欲出却徘徊。任长尽、虚庭绿苔。
注释:
太常引:这是一首词牌名。
古愁:指忧愁,感慨。
分韵:即分韵写诗。
示:给予,告诉。
诸同慨者:给那些有相同感慨的人。同慨者,有相同感慨的人。
楼深人静燕飞时:楼高人静的时候,燕子飞舞。
树密午阴迟:树林茂密,阳光斜射,时间拖得很长。
咒罢篆烟微:念完咒语,篆刻的香烟渐渐消失。
启心事、莲台早知:开启心事,早有所觉悟。莲台,佛教术语,佛座。这里指佛祖。
黄昏徙倚:傍晚时分,徘徊不定。
萧风槭雨:萧瑟的秋风和细雨。
母子耿相依:形容母子之间的亲情非常深厚,互相依赖。
欲出却徘徊:想要出去,但又犹豫不决。
任长尽、虚庭绿苔:任由岁月流逝,庭院中满是绿苔。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词作。全词以“古愁”为线索,通过对燕子飞翔、篆刻消失、念经祈福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上片起句“楼深人静燕飞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燕子在高楼深院中自由地飞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然而,这种美好却无法持久,因为“树密午阴迟”。这里的“树密”指的是树叶茂密,遮天蔽日;“午阴迟”则是指阳光被遮挡,时间变得缓慢。这两句词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咒罢篆烟微”一句,又带出了一丝神秘感。在这里,“咒罢”可能是指念诵咒语的场景,而“篆烟微”则是指篆刻的香烟渐渐消失。这一细节既增加了词的韵味,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这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暗示着人们应该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下片开始,“黄昏徙倚,萧风槭雨”,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母子耿相依”一句,则表达了亲情的珍贵和人们对彼此的依赖。这里的“母子”可能是指夫妻或亲人间的关系,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在一起,相互支持。这一句词不仅描绘了情感的深厚,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坚持。
“欲出却徘徊”一句,则是对整首词主题的升华。这里的“出”可能是指离开或放弃的意思,而“徘徊”则是指犹豫不决、难以决断的状态。这两句词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人生中的种种抉择和困难。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选择放弃,人们都应该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这首词以燕子飞翔、篆刻消失、念经祈福等自然景象为载体,通过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描绘,表达了对亲情、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感慨。词中既有对现实的描写,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