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喜听樵夫语,今日重阳不风雨。
出门一笑双瞳青,海色山光净如许。
我访白云云忽生,石根缕缕炊痕轻。
随风荡漾作波势,似闻万壑流云声。
此时海上云亦起,曼衍鱼龙幻无比。
吹上螺青不可攀,蓬莱缥缈秋烟里。
须臾山海两不分,千里万里同一云。
空际有人吹玉笛,骖鸾仿佛云中君。
大风西来卷如席,六合苍茫去无迹。
倒挽南溟洗碧空,海山寸寸皆秋色。
从来过眼如云烟,秦灰汉劫知何年。
负郭耕云自怡悦,岂必鸡犬皆成仙。
况今中外无戎马,醉后茱萸不须把。
四海农夫但望秋,云兮为霖雨天下。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九日登白云山望海”一句的意思是:九月初九登上白云山远眺大海。
第二句的译文是:早晨起来喜欢听樵夫的话,今天重阳节没有风雨。
第三、四句的译文是:出门一笑双眸明亮如青,海色山光纯净得如此。我访问白云云忽然出现,石根缕缕炊烟轻轻飘动。随风荡漾成波势,好似听见万壑流云声。此时海上云也兴起,曼衍鱼龙变幻无穷。吹上螺青色高不可攀,蓬莱缥缈在秋烟里。一会儿山海都分不清,千里万里都是同一种云。在空中有人吹玉笛,骖驾鸾凤仿佛在云中君。大风从西面吹卷如席,六合苍茫去无迹。倒挽南溟洗碧空,海山寸寸都是秋天。自古以来看过去像云烟,秦朝汉时的烽火不知多少年。依靠着土地耕种云雾而自娱,哪能说鸡犬都能成仙呢?况且现在国内外没有战乱之马,醉后茱萸不必再拿它了。四海农夫只要望一望秋天,云啊为天下降雨。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海的诗。诗人在九月初九这个重阳节这天登上白云山,远眺大海,并由此抒发感慨。
第一句写登上白云山的情景。“晓来喜听樵夫语”,早晨起来喜欢听樵夫的话,说明登山的目的。“今日重阳不风雨”,“今天重阳节天气很好,没有风雨”。这两句写登高望海的原因和目的。
中间四句写望见的景象。“出门一笑双瞳青”,笑一笑就使眼睛变得明亮了,说明看到海天辽阔、景色明净,心情十分愉悦。“海色山光净如许”,海水、山色都那么清澈,令人心旷神怡。“我访白云云忽生”,我访问白云山,云忽然出现,又写出云海茫茫、无边无际的气势。“石根缕缕炊痕轻”,石根间炊烟袅袅升起,又显出人间烟火气息。“随风荡漾作波势”,随风吹拂,波浪翻滚,又显出大海浩渺无涯的气势。“似闻万壑流云声”,“好像听到万壑中流来的云声”,又写出大海的宏伟气势。
最后四句写望见海天云景的感受。“此时海上云亦起”,此时海面上空的云朵也开始兴起,又有了云海茫茫、无边无际的气势。“曼衍鱼龙幻无比”,云气流动变幻万千,鱼龙游动神奇奇妙。“吹上螺青不可攀”,螺青颜色浓淡相宜,色彩斑斓,又使人觉得难以攀登。“蓬莱缥缈秋烟里”,蓬莱山高入秋烟,又显示出海天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气势。“须臾山海两不分,千里万里同一云。”一会儿山海都分不清楚,千万里都变成一片云海。这既写出了海阔天空、气象万千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遨游天地、与天地合一的豪情壮志。
尾联写诗人在欣赏了海天云景后的感受。“空际有人吹玉笛”,空中有个人吹玉笛,似乎神仙降临人间。“骖驾鸾凤仿佛在云中君”,骖驾鸾凤仿佛在云中君身上。这既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向往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的表现。“吹上螺青不可攀,蓬莱缥缈在秋烟里。”玉笛声声,蓬莱山上的景物在秋风中缥缈不定。这里既写出了海阔天空、气象万千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遨游天地、与天地合一的豪情壮志。“四海农夫但望秋,云兮为霖雨天下。”天下的农民盼望秋天到来,希望有云降雨,滋润大地。
此诗写登高望海的所见所感。前六句先写登山观海之乐,后六句写登高望海之景。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