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公狂甚,只终朝独坐,爱山台上。鱼鸟江湖聊自得,怕学市儿官样。衙散载花,公馀放鹤,忘却称州将。开楼一啸,此身如在图障。
遥想张赵当年,埋轮破柱,意气真何壮。欲效前人犹未可,空忆牛衣相向。塞马功名,海鸥时世,宁必分欣怅。月明高兴,笑予何遽非亮。
【注释】
次公:指张孝祥的字。狂甚:非常之狂。终朝:终日。鱼鸟江湖聊自得:鱼儿鸟儿在江湖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作者也以鱼儿鸟儿为喻,说自己像鱼儿鸟儿一样自在快乐。怕学市儿官样:意思是说自己不愿学做那些虚伪的官场人。衙散载花,公馀放鹤:指张孝祥闲居在家的时候,常常带着鲜花出门游玩,闲暇之余又与鹤相伴。忘却称州将:忘记了自己曾做过州官。开楼一啸: 打开窗户大声呼喊。此身如在图障:比喻自己就像一幅画一样。遥想张赵当年:遥想张九龄、赵嘏当年。埋轮破柱:张九龄曾为荆州长史,因得罪唐玄宗而被贬至荆州,他乘船到江陵,船被大风刮翻了,张九龄便把车子埋在江中,自己坐破柱子。意气真何壮:意气多么豪迈,多么振奋。欲效前人犹未可;想要效仿前人尚且不可。空忆牛衣相向:回忆过去和牛马在一起时的情景。牛衣,牛身上的蓑衣,这里借指牛马。塞马功名:塞马,北方的良马,此处泛指骏马。海鸥时世:海鸥时代的人物。宁必分欣怅:怎么能分得清是喜悦还是怅惘。月明高兴:月光明亮之时的快乐。笑予何遽非亮:讥笑我何尝不聪明。
【赏析】
《念奴娇·送孙无言归黄山次曹顾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送别作品。上片写孙无言归黄山后的生活,下片写词人的赠别之意。全词通过对孙无言生活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友情之情。
“次公狂甚,只终朝独坐,爱山台上。”起首三句写友人孙无言狂放不羁的性格及他的居所。“次公”,即次韵(yùn)。次韵是指诗歌中的韵脚,即韵脚相同的诗,因此“次公”就是张孝祥的字。张孝祥号次云,因此称其为次公。“狂甚”,指张孝祥性情非常狂放。“只终朝独坐”,意为整天独自坐在山台之上。“爱山台”,即喜欢登临山水之台。“鱼鸟江湖聊自得,怕学市儿官样。”“鱼鸟江湖”,即鱼鸟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作者以鱼鸟自比,说自己像鱼鸟一样自在快乐地生活着。“怕学市儿官样”,意为害怕学习做那些虚伪的官场人。“衙散载花,公馀放鹤,忘却称州将。”“衙散”指官吏下班以后,“放鹤”指放飞仙鹤,“忘称州将”意为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州官。“开楼一啸,此身如在图障。”意为推开窗子一声长啸,好像自己就置身于图画之中。“遥想张赵当年,埋轮破柱,意气真何壮。”“张赵”,指唐代张九龄和赵嘏,两人都有志于改革弊政,却都遭贬谪。“埋轮破柱”,指张九龄曾在荆州任职,因触怒唐玄宗而被迫离职,他将车埋在江流中,自己则骑坐在破柱子上离去。“意气真何壮”,表示自己的意气是多么的振奋、豪迈。“欲效前人犹未可,空忆牛衣相向。”“效”动词,学习的意思。“牛衣”指的是牛身上穿的蓑衣,这里用来比喻牛马一样的劳苦生涯。“空忆牛衣相向”,意为只能回忆起和牛马在一起的情景。
下片写词人对孙无言的深情厚意。“塞马功名,海鸥时世,宁必分欣怅。”“塞马”,指北马,古代用以象征北方的骏马。“海鸥”指海上的鸥鸟,这里代指那些隐居山林的人物。“宁必分欣怅”,意为怎么能分辨出是喜悦还是怅惘呢?“月明高兴,笑予何遽非亮。”“月明”指明亮的月光,“高兴”指心情愉快舒畅。“笑予何遽非亮”意为嘲笑我为什么不是聪明的人?“讥笑我何遽非亮”,是说嘲笑我是不够聪明。“次公狂甚,只终朝独坐,爱山台上。”“次公”指张孝祥的字。“狂甚”,指张孝祥的性情非常狂放。“只终朝独坐”,意为一整天独自坐在山台之上。“爱山台”,即喜欢登临山水之台。“鱼鸟江湖聊自得,怕学市儿官样。”“鱼鸟江湖”,即鱼鸟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作者以鱼鸟自比,说自己像鱼鸟一样自在快乐地生活着。“怕学市儿官样”,意为害怕学习做那些虚伪的官场人。“衙散载花,公馀放鹤,忘却称州将。”“衙散”指官吏下班以后,“放鹤”指放飞仙鹤,“忘称州将”意为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州官。“开楼一啸,此身如在图障。”“开楼一啸”,即推开窗子一声长啸。“此身如在图障”,意为推开窗子一声长啸,好像自己就置身于图画之中。
《念奴娇·送孙无言归黄山次曹顾庵》这首词是一首送别的词作。上片写孙无言归黄山后的生活,下片写作者的赠别之意。全词通过对孙无言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