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长逢,扫门争去,溪山何限,近来翻是茅檐少。故人归也,那用探幽,绿莎翠竹,旧村都好。我宅鸥边,君家荻里,夹水柴扃照。半床书,几车曲,尽可鬓丝白了。
吟啸。倡酬倦矣,枉教文似,河海韩欧,不信诗穷,瘦寒郊岛。从此、只合南华自写,随意樵柯渔钓。万事尊前,浮云苍狗,一枕游仙杳。但休种,武陵花,怕惹问津船到。

【注释】

⑴荇溪: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西南。归里:回家。⑵长逢:长久地相遇。⑶茅檐:指简陋的房屋。⑷那用:哪里需要。⑸绿莎翠竹:形容景色优美,引人入胜。⑹故人:老朋友。⑺鸥边:指鸥鹭成群的地方。⑻柴扃(jīn):柴门。⑼瘦寒郊岛:瘦清冷僻远的山水间。⑽南华:指庄子的《庄子》。⑾樵柯渔钓:采樵、垂钓等隐居生活。⑿问津船到:比喻被人赏识。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上片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下片写朋友归来后相聚时的生活情景。全词语言平易,风格自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

“笛家送荇溪归里” —— 词人送友归里途中作。荇溪: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归里:回家。

“骑马长逢,扫门争去,溪山何限,近来翻是茅檐少。”——长逢:长期遇到。争去:争相前去。茅檐:草房的门。

“故人归也,那用探幽,绿莎翠竹,旧村都好。”——《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夫潜于水者, 鱼鳖之所珍兮,而今吾犹及见之; 曩然闲然, 今日是而昨非。”这里用其意。故人:老朋友,指作者的朋友。“君家荻里”,即故人家在荻中。

“我宅鸥边,君家荻里,夹水柴扃照。”——作者住宅在海边,鸥群飞翔;故人居处在水边的芦苇丛中,可以互相辉映。

“半床书,几车曲,尽可鬓丝白了。”——半床书:《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安年少时读书,尝据胡床,在帐中鼓琴诵老子,安性喜空静,与时堕常,宾客不至,当与同义方外之士契。舍弟羊欣见而问曰:‘何以从安?”谢曰:‘卿辈虽妙,亦解太清。’欣曰:‘所以然者,阿堵物小自放,大乃难拔。’”

“倡酬倦矣,枉教文似,河海韩欧,不信诗穷,瘦寒郊岛”。——倡酬:相互唱和。枉教:徒然,白白地。《庄子·天下》云:“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河海韩欧:泛指有才学的人。《庄子·天运》说:“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聃。……于是使弟子弥子瑕为御,龙伯固为右座。……老聃中坐宴饮,奏九韶歌而舞。”河海、韩、欧,皆古代著名学者。

“从此、只合南华自写,随意樵柯渔钓。”——南华:指庄子。此处以庄子自比,意谓从此以后,只能自己随心所欲地过隐居生活了。

“万事尊前,浮云苍狗,一枕游仙杳。”——《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意思是说:在尊高显赫面前,一切如浮云一样,转瞬即逝;一觉醒来又如神仙一般,飘然超脱尘世。

“但休种,武陵花,怕惹问津船到。”——《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山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问其所以然,皆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至此则已。

这首词通过送别和访友两幅画面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