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需千百万,科敛日骚然。
刮地兵如笓,持人吏有权。
连连下符牒,琐琐算缗钱。
给得军储否,民生绝可怜。

【注释】

粤贼:指安禄山、史思明等叛乱的安史之乱。

縻(mí)饷:用钱物支付兵饷。

烦惋(wǎn):烦闷,忧愤。

忾然:愤怒的样子。

千百万:形容花费巨大。

笓(yú):同“榆”。

持人吏:指官吏。有权:有权力。

符牒(dié):古代的一种公文。

缗(mín)钱:古代征收的一种钱币。琐琐:细小繁杂的意思。

给得军储否:是否能满足军队的需要。

民生绝可怜:百姓的生活极其可怜。

【赏析】

这是诗人在平定叛乱后所写。诗一开头就点出叛军从安禄山起事,到平定叛乱,已历七年时间,而平定战争尚未结束。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概括了叛乱之久和战乱之长,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诗人抒发对国家财政危机的忧虑。他感慨地说:“岁需千百万”,每年要花掉大量的金钱,而且“科敛日骚然”,赋税日益繁重,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诗人以“刮地兵如笓”和“持人吏有权”来说明战争的残酷和官吏的横暴。这里,“刮地兵如笓”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面;“持人吏有权”则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暴。

诗人发出感慨,说:“连连下符牒,琐琐算缗钱。”这些公文和计算,都是为了筹措军费开支。但结果如何呢?“给得军储否?”能否满足军队的需要?这一句诗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笔锋一转,转向了对百姓生活状况的描写。他说:“民生绝可怜。”百姓的生活极其可怜,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全诗语言简练,层次清晰,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与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