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半天下,频年毒未消。
将多功益少,兵弱气逾骄。
师律曾何有,王鈇竟汝饶。
不堪摧败处,风景日萧条。
【注释】
粤贼:指元朝末年在广东、广西一带活动的民族武装力量。縻饷:縻,束缚;饷,给养。縻饷平定:指把军队的粮食和物资捆绑起来平定叛乱。烦惋:烦恼怨恨。忾然:愤慨之情。有作:有所感而作,有所作而发。杀气:战争的杀伤力。王鈇:古代的一种刑具。
【赏析】
这首诗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达识帖睦迩为镇压红巾军起义所上奏疏《平盗事宜》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元朝统治者用重典对待起义军的愤慨之情。
第一句写自元朝末年民族武装大举叛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已有七年了。这一句点明题目“有作”。
第二句写经过几年的战争,元朝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战争的创伤还未愈合,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句写元军虽多,但功劳很少,兵弱气骄,缺乏必胜信心。
第四句说元朝的法制,曾经有过,但王鈇却把它搁置起来不执行了。这里运用反问手法,表明元朝统治阶级不能正确处理战争与刑罚的关系,反而置之不理。
第五至六句说元朝的将领们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以致造成如此惨痛的灾难。
最后两句说战争已使国家衰败不堪,山河日见萧条,一片萧条景象。
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感情真挚,气势磅礴,语言流畅。